编者按: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是中国先民在寻求各种可食之物、治病之药的过程中被发现的,先为药用,后来才发展为食用和饮用。今天,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国茶文化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是学科自觉意识不断增强和学术研究层次持续深入。茶文化研究者在学术普及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万里茶道”:东西方文明互鉴的纽带——访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
茶叶将茶源地、茶叶集散地、节点市镇,茶叶加工、运输、贸易相关的机构,经营茶叶的茶农、商人、运输者、管理者、服务人员,销售市场的消费者们有机聚集在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之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文化交流互动网络。“万里茶道”是17世纪至20世纪上半期中国南方茶源地与北方地区、俄罗斯及欧洲,以茶叶为媒介进行经济文化交往与联系的通道。
恩施气候温润、土壤富含硒。茶叶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恩施州茶叶基地面积达160多万亩,405万人中有80多万茶农。全州规模以上茶叶龙头企业有87家,其中有4家进入全国百强茶叶企业榜。全州茶叶企业每年就近解决近2万人的就业问题;98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结对帮扶贫困村268个、13513户,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6700多元;62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向11万社员返利分红3000多万元。
长江流域饮茶习俗及其对外传播——访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
中国人对茶叶的开发利用历史悠长。唐代以前,茶叶大抵采自野生茶树。随着饮茶之风渐广,茶叶消费量激增,仅靠采集野茶无法满足庞大的消费需求。于是,人工种植茶园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茶叶核心产区。
饮茶方式历史变革与茶文化发展——访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姜天喜
中国的茶文化,兴起于唐代。宋元明清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茶文化得到了深入发展,相继出现了煎茶、点茶、斗茶、泡茶等不同特点、风格各异的饮茶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茶文化不断发展。
扎实推进理论研究 引领中国茶文化发展——访江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由明
茶文化是中国人对茶的审美表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中国茶文化研究的队伍,茶文化的研究成果日益受到学界关注。
以新资料与新视野推进茶文化研究——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悦
20世纪80年代,中国茶文化研究进入兴盛时期。近年来,随着专著数量增多、相关论文大量涌现、学科意识觉醒、论述域界扩大、学术深度拓进,中国茶文化研究备受学界瞩目。
唐代茶史的早期研究,往往被纳入隋唐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等领域。唐代茶史也是中华饮食文化史的一部分,也有学者从饮食文化角度对其进行了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茶文化的日益复兴,茶叶逐渐从饮食、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1987年西安法门寺地宫唐代整套茶具的出土,促进了唐代茶史的研究。期刊《农业考古》于1991年推出“中国茶文化研究专号”,又为唐代茶史研究提供了学术阵地。此后,唐代茶史研究迅速发展。
以理论研究推进茶美学创新发展——访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朱海燕
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饮品,已伴随人们走过了数千载,对茶的利用从野生发展到人工栽培、从生食其叶到煮饮再到泡饮、从生理需求到追求精神享受。人们在利用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茶的美,并不断地创造着茶的美。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