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多视角探察曾侯乙编钟
2017年01月23日 07: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月23日第1136期 作者:

  

  编者按:曾侯乙编钟出土30多年来,学界相关研究涉及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音乐学、美术学、物理声学、化学、铸造工程等诸多学科。课题之广、内容之深,集于一件(套)文物实属罕见。本期记者实地探访曾侯乙墓,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解读曾侯乙编钟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曾侯乙编钟:音乐史上的空前发现

  1978年,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它是中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近日,记者前往随州,跟随曾参与曾侯乙墓考古发掘的随州市擂鼓墩文物管理处原主任王新成探访了曾侯乙墓遗址。

  编钟复制:“模拟考古”的一次成功实践

  曾侯乙编钟虽然采用多种铸造方法,但外观却浑然一体。其音域达五个半八度,其中三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色优美、和谐动听。每个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两个乐音之间均相差三度,为中外专家所称赞。

  编钟复制成为随州重要文化产业

  走出湖北随州站,记者一眼就看到车站前醒目的鹿鹤标志,它是1978年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也是随州市市标。从鹿鹤标志就可以管窥曾侯乙墓的发掘对随州的影响。

  “一钟双音”奏千年古乐

  双音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声学创造,其特点是“一钟双音,呈三度音程”。音乐考古学学者黄翔鹏于1977年发现西周钟一钟双音现象,曾引起讨论和非议。1978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证实了这一发现。

  编钟铭文记录早期纯律实践

  中国音乐具有单声旋律性发展的特色,在音律关系中不涉及纯律,因而也鲜见有关纯律理论的研究。不过,在传统乐器古琴的演奏及其大量琴谱中却包含着纯律的实践。朱熹的《琴律说》首次系统讨论了古琴调音的问题,其中涉及古琴运用谐和三、六度的方法和美学意义,称为“琴律”。不过,朱熹仍试图用三分损益法来解释这些符合纯律规范的音程,并未真正进入到纯律原理的探讨,对中国传统律学理论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编钟编磬展示乐悬制度

  在古代,乐与礼仪的配合形成完备的礼乐制度,礼可以独立施用,乐附于礼才相得益彰。乐制包含音乐、舞蹈、歌咏、诵讽等,此则有礼制乐章可循,滥觞于殷周之际,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由易变繁发展到以少渐多,与礼乐制度兴衰的历史相辅相成。

  推动音乐考古学的形成与发展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引起音乐界和考古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曾感慨:古希腊的乐器都是竹木器,没能保存到今日,只有在中国才能听到2000多年前的乐器奏出的乐曲。缘于曾侯乙编钟,中国的音乐考古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围绕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方建军。

  从曾侯乙编钟看古代科技与文化融合

  曾侯乙编钟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辉煌成就,而且在诸多方面还代表着当时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最高水准。围绕曾侯乙编钟在音乐、铸造等领域的成就,本报记者采访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玉堂。

  多学科协作全面了解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从历史、文化、音乐、美术等人文方面,以及声学铸造等科学技术方面,均能反映出公元前5世纪人类文化的丰富内涵。2015年,曾侯乙编钟、长城、都江堰等,作为古代工程的伟大创造,一同入选“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工程。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