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地域学术文化系列——徽学
2016年10月28日 08: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28日第1076期 作者:

  

  编者按: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如世外桃源,素有“东南邹鲁”、“文礼之邦”、“文物之海”之誉称。徽州商人在明清两代的市场上极为活跃,他们在获得丰厚商业利润的同时,也广泛接触和吸纳了各地的文化营养。有力的经济支撑和不同文化要素的融入,使得具有独特自然、人文环境的徽州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学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一门以历史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学科,其研究范围包含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工艺和戏曲,古村落、祠堂等文化遗存以及徽州文献等。为了了解这些文化遗存的保护现状,展现徽学研究的新进展,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徽州进行了实地探访,并采访了相关专家。

  徽州古村落:徽学研究的“活化石”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作为徽文化的载体,位于皖南、浙西地区的徽州古村落是徽州人的生活空间,承载了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其中包括早已名声在外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等,这些古村落广泛散布在新安江、富春江流域的山水间,至今仍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文化遗存,被看作“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因而成为了徽学研究的“活化石”。篁墩、呈坎、唐模三个古村落,是记者此行的主要考察点。

  匠人手中的徽州文化

  古徽州处在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但随着中原世家大族陆续迁入,一些外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始进入徽州,和本土文化融合,并在此沉淀,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手工技艺、戏曲和民俗等。这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仍经常出现的元素,可以说是徽学研究的“活”内容。以徽雕、罗盘、目连戏为主要对象,记者对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探访。

  合理保护和利用古代文物

  “徽州”之名始于宋朝,正式的“徽州府”建于元末明初。徽州府的标志性建筑徽州府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历史上曾多次经历损毁、重修与重建,明朝中期时“规模宏敞、气势雄正、聿成伟观”,成为古徽州府的象征。

  徽学的学术基础

  《会启》《书牍草》《分家阄书》《手札随录》《名医类案》《歙县鱼鳞清册》……近日,在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档案馆的徽州文书珍品馆中,记者看到了诸多徽州文书,向人们诉说着历史。迄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有徽州文书100万件(册)以上,时间上从宋、元、明、清延续到民国,种类涵盖各种公、私契约与文书,内容则涉及典当、借贷、赋役、诉讼等各个领域。这些数量庞大的徽州文书,为徽学研究提供了资料支撑,是徽学得以成立的学术基础。目前徽州文书的保护和研究现状如何?围绕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从碑刻看徽州社会历史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随着时间的流逝,徽州的村落和建筑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但在徽州的山间小道、祠堂边上、庙宇之中,仍有很多碑刻百年如一日地伫立着。这些碑刻内容涉及民俗、经济等多种主题,深刻地反映了徽州居民的历史。

  从区域史视角开展徽学研究

  徽学是一门以历史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学科。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徽州文书开始大量发现和流传。利用徽州文书,结合其他徽州历史文献和文化遗存等,以徽州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社会经济史为主体,以徽州整体历史文化和徽州人活动(含本土和域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日益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关注。徽学研究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前发展状况如何?目前又面临哪些问题?当如何应对?近日,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卞利。

  加强中外交流 推进徽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徽学”在中国史研究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在学者的努力下,徽学研究专著日渐增多,涉及徽商、徽州文化及区域社会变迁的诸多重大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国内学界及国际汉学界对徽学研究的重视。

  从五个关键词解读徽商

  800余年徽州沉淀、发展、交流造就了徽州的特殊环境,而徽州的特殊环境则形成了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东方文明的缩影。徽州文化在徽州这个山沟里形成、弘扬与发展,并影响到中国、世界。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