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地域学术文化系列·蜀学
2016年08月19日 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19日第1033期 作者:

  

  编者按: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的地域学术文化,如洛学、关学、闽学、蜀学、湘学、浙学、徽学等。其中,蜀学为巴蜀地区自古至今的学术文化传统,它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对中国传统学术有独特贡献,至今仍发挥着积极作用。蜀学在发展过程中曾形成汉代蜀学、宋代蜀学、近代蜀学三次学术高峰,本期报道即围绕这三次高峰展开。

  文翁石室:开启千年蜀学传奇   

  自汉代文翁化蜀,创办石室,蜀学自此发轫,学人辈出,在巴山蜀水间开启了蜀学两千年的发展历程,其间虽有盛衰起伏,始终文脉不断。宋代史学巨擘、蜀中学者李焘说:“昔文翁初起学宫于成都市, 及元朔五年, 诏天下郡国皆立学官, 盖天下郡国,学官实自成都倡之。后之为成都者,于学官不敢不致力。”文翁的文化功绩成为后世效仿学习的标杆,不但对蜀学意义深远,而且对古代中国文化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宋代蜀学研究新识

  宋代蜀学转型的历程,自北宋中期肇始,至南宋晚期完成,经历了濂洛之学到湖湘学再到程朱理学在巴蜀的发展,使宋代蜀学定型为以程朱理学为主。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周敦颐签判合州(今重庆合川),濂学开始传入蜀地,而英宗治平四年(1067)程珦知汉州(今四川广汉),其子程颐随侍,其间周敦颐之弟子遂宁学者傅耆与程颐“手笔相问”,实为讲友。此时濂学在巴蜀影响不大,二程洛学也尚未形成。二程洛学的系统传蜀和蜀学转型,始自两宋之际,这个过程经历上百年,其间有三个重要的交汇点,可称为三大节点。

  十年蜀学研究大事记(2006—2016)

  2006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推出15卷本“川大史学”丛书,其中“大师卷”包括《徐中舒卷》《蒙文通卷》《冯汉骥卷》《缪钺卷》《任乃强卷》《李思纯卷》。编者在大师卷的“序”中表示,学术繁荣的基础是不同学术风格的交流融会,川大史学可以辨识出三种主要学术流派,其中第一种就是近代蜀学,尤其是文史之学的传统。

  尊经书院:近代蜀学从这里复兴

  “考四海而为隽;纬群龙之所经。”站在近代学者王闿运先生墓前,记者重温了这副对联,这是他到成都主持尊经书院时集《文选》句撰就,悬挂在尊经书院大门两侧。2016年为王闿运去世一百周年,记者专程到其墓前拜谒。适逢湘中夏季,烈日炙烤着大地,记者来到湘潭城郊杨嘉桥,但见王闿运墓前杂草丛生,祠堂早已不存,仅有一枝石笔,据传为当年遗物。当年王闿运及其在湖南、四川两地的弟子以笔名动天下,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占有重要地位。

  蜀学作出过开源性与奠基性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主干,三学各有根柢,其根柢皆与蜀学有关。谢无量先生在《蜀学原始论》一文中主张:“蜀有学,先于中国(按:即中土之意)。”此诚为卓见。蜀学作为地域文化之一,对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大主干之学皆作出过开源性或奠基性贡献,可归纳为“仙源(道源)在蜀”、“儒学源蜀”、“菩萨在蜀”三大特点。

  蜀学何以延续千年?

  “尝思生为蜀人,宜于故乡薄有建树。事会不偶,此愿未偿,而怀土之思,久而弥挚。生平粗知学问,仰承祖训,尤嗜藏书,凡乡人遗著及蜀中故实,力勤搜考,冀为他时表彰蜀学之资。”作为大藏书家,傅增湘在《宋代蜀文辑存·序》中的这段话有一定代表性,这种历代蜀中学者对巴蜀地域的文化认同、深挚情感并付诸实际行动的工作,是蜀学两千年来得以庚继发展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