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中华文明起源系列报道——商代城址
2015年08月14日 08: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8月14日第789期 作者:

   

  

  商王朝:从传说走向信史 

  洹水无言,曾见证了一个王朝的繁盛与倾覆。千百年来,山河变易,那些瑰丽与沉痛都已随着岁月烟消云散。这片广袤的土壤将文明的密码深埋于地下,等待千年后的有缘人解读。7月中旬,记者来到位于洹河之畔的殷墟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聆听来自三千年前的历史回音。

  洹北商城:大火烧毁的“伤心地”

  小屯殷墟遗址见证了商代晚期近三百年的恢弘历史,然而,在此之前,商王朝却经历了一段战乱频仍、屡迁其都的痛苦历程。《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那么,考古发现能否印证这段文献记载呢?

   夏商考古的“双子星座”

  偃师,一个似乎注定要与王朝的硝烟与战事相联系的所在。此地得名于“武王伐纣,回师息戎”的传说,就地理位置而言,它位于洛阳盆地东侧,南屏嵩岳,北临黄河,伊洛两河如练汇流其中,是东西交通之要冲,兵家必争之所。从三代至隋唐,偃师所处的洛阳盆地是中原大地上最为耀眼的所在。如今,这片土地上遗迹宛然、古风犹存。洛河之侧,偃师商城、二里头遗址、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东周王城遗址一字排开,邙山之上,离离汉冢似在讲述逝去的传说。

  郑州商城:繁华都市下的地底迷宫

  2015年7月18日,时值盛夏,晴朗的天空没有一丝风。在地处郑州市东大街与城东路交叉处西南的“郑州商都遗址”公园内,一场铜像揭幕仪式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热烈的掌声响起,红幕揭开,考古学家韩维周、安金槐、邹衡三位先生的铜像就此落成,它们将成为公园新的一景,供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瞻仰。

  从王朝都邑探寻中华文明源头

  自殷墟发掘开始,有关商代的遗址不断被发现,比如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遗址等,这些遗址的发掘与研究都取得了重大收获。学术界对于商代文明的认识不断更新。那么,如何看待这些遗址间相互的关系?它们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参与主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课题工作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

   甲骨学研究小史

  甲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和与其相关联的殷商文化。它不仅是中国古文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日益渗透到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之中。自1899年甲骨文被有意识地收藏开始,甲骨学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宇信曾将甲骨学的百年历史分为三个阶段:草创时期(1899—1928年)、发展时期(1928—1937年)、深入时期(1949年至今)。

  学术研究需要邹衡精神

  学术的推进不仅需要“巨人”,更需要“巨人”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能看得更高;而传承“巨人”精神,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武勇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