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弦歌不辍 为国育才——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2015年07月17日 08: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7月17日第769期 作者:

  

  编者按: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高等教育遭到侵华日军破坏,损失惨重。为传承延续民族文化命脉,我国东部地区大学陆续内迁,弦歌不辍,兴学救国,表现出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对于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和精神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重走大学内迁路,对抗战时期大学内迁办学旧址展开全面调查报道。  

  “应叫青史有专篇”

  在抗战烽火中,我国东部地区的大学纷纷内迁,坚持办学,正如竺可桢先生撰写的《国立浙江大学黔省校舍记》中所说,“由是西南之名都繁邑、僻区隩壤,往往黉舍相望,弦歌之声洋洋”。70多年过去了,这些大学内迁办学旧址的保存现状各有不同,有的保存较好,已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则现状堪忧,亟待加强保护(参见本期5版《部分抗战时期中国大学内迁办学旧址现状简表》)。近日,记者重走抗战时期大学内迁之路,对抗战时期大学内迁办学旧址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考察与梳理。

  传承抗战时期大学内迁精神

  抗战时期,内迁大学的内迁过程和办学特点各有不同。在这些大学中,西南联合大学的组成学校从华北地区内迁到云南昆明,同济大学从华东地区内迁到四川李庄,武汉大学则从华中地区内迁到四川乐山,具有一定代表性,她们在坚持办学的过程中充分彰显了各自的校训或精神(如西南联大的“刚毅坚卓”、同济大学的“同舟共济”、武汉大学的“明诚弘毅”等),这些大学精神文化值得加强研究和传承。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学者。

  铭记历史昭示后人纪念碑

  中国文化自古重视立碑纪念,在各种纪念性设施中,碑具有特殊的地位。为铭记历史、昭示后人,有的内迁大学在抗战胜利东归复员时,在迁入地建碑纪念,以示后人;有的大学则在几十年后重返旧址,陆续兴建一些纪念性设施,特别是2000年以来,各个大学的主要校领导率队返回旧址,校史寻根,树碑为证,延续文化前缘。

  诗意的道路 学术的足迹

  “虽然天下到处都一样美好,但是,如果你到过四川的乐土,如果你走过那古老的石板台级,高低蜿蜒,绕过水田,穿过松林,穿过飘荡的白云,在你半睡半醒的朦胧时候,就会在你心头涌现,引起你的一片怀乡之情。”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四川的道路》一诗中,回忆起抗战时期在四川考察中国学术机构时走过的道路写的一段话。

  千里转徙 弦歌不辍

  钟鼓之声的学术研究,上可聚焦于中华乐史之种种律、调、谱、器,下可瞩目于民间音乐传统之种种表现方式。西安鼓乐研究学者,或取人之长,以补己之不足;或取域外(如日本)材料为参照,以见本土文化之价值;或请民间乐师进课堂传经,或下田间村舍学习鼓乐之真谛。这些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既要有比较音乐学的意识,也要有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还要有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更要有历史文化学的眼光。 

  “西北联大” 的理念和传统影响深远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的两个大学共同体。1937年9月10日,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师资设备为基础,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础,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4月2日,长沙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4月3日,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虽然“西北联大”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只存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但人们习惯上仍然视1946年以前的国立西北五校为“西北联大”。在日寇入侵、民族危难关头,在抗日烽火硝烟中,师生们不畏艰苦,凝聚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谱写出我国抗战时期高等教育壮美的诗篇。

责任编辑:武勇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