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ethics and governance for climate change amid the rise of BASIC countries
内容摘要:气候变化是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一个争论很大的问题是,哪些国家应当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费用应当由谁来承担。在此过程中,自2009年以来,人们将相当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几个发展中大国,特别是基础四国。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20年中的快速经济增长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版图和发展景观。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大的发展中国家常常被说成是主要的污染源,是达成新的国际气候协议的障碍。本文从一种国际发展的视角考察了这些发展中大国近期的兴起。这一过程给这些国家的疆界内外都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发展惠益。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所作出的已有承诺是不足够的。一个更平等的气候体制应当反映各国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支付能力。各国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和人均收入应当用作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以及承担国际合作义务的关键标准。最后,应当建立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国际机构,它体现出气候问题的规模和重大意义,并有效地协调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邵文实译〕
朱仙丽(Zhu Xianli)拥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自2006年起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丹麦科技大学合作中心(UNEP DTU Partnership,该机构在2014年7月前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瑞索中心,即UNEP Ris?覬 Centre)工作。其主要工作领域包括能源与气候政策、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技术以及碳市场机制。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亚太国家和主要的新兴经济体。 Email: xzhu@dtu.dk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