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兴”在中国美学中有两种解读,一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二是作为一种存在状态。以杜博斯为代表的激情导向的西方美学,认为艺术可以激发出激情,让生命力活跃起来,从而解除生存的沉闷。中国美学中作为存在状态的“兴”与这种激情美学相似,同样认为诗歌等艺术形式能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起到感发、激励、升华的作用,使人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还原到本然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就是一种审美状态,不能用理性和逻辑来解释。无论中西美学,都强调对“兴”和激情的理解无法按照理性和规则,只能诉诸感觉,不能诉诸分析。
关键词:兴 激情 杜博斯 趣味
作者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 100871)。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