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与“隐喻”的中西互释
2022年03月17日 10: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陶水平

  摘要:“兴”与“隐喻”分别是标志中西方诗歌和诗学特质的核心范畴。中国诗学之“兴”与西方诗学之“隐喻”是各自发生发展的,原本彼此并无交集和影响。二者的比较研究始于近现代中西方的诗学译介和中国现代学者对《诗经》“比兴”的阐发。“兴”与“隐喻”之比较成为一个持续百年至今仍未圆满解决的学术难题。“兴”与“隐喻”的比较研究应采用中西互释的“打通”性研究思路,从意涵、文化根源、哲学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与心理过程、语言表达和修辞方式、诗学功能和美感效应以及美学意义和目标追求等七个方面加以考察。 

  关键词:兴 隐喻 比较 中西互释 打通 

  作者陶水平,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昌 330022)。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