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10月29日电 (记者陆航)10月26—27日,以“公共价值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十九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西安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公共性与公共价值”“新时代美好生活及其建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展开讨论。
聚焦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在致辞中表示,哲学是时代的回响。在人类历史实践的长河中,哲学始终位于激流深处推波助澜,其真正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真正的哲学家从来都将认识人类命运作为自己全部学术活动的出发点,力图通过对社会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反思,通过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本次论坛主题“公共价值与美好生活”与历史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全面提升紧密相连。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面向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现实,回应愈益复杂、艰深的时代难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使命与应有的担当。当我们回顾历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题,从第一届中山大学“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第五届吉林大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第十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到第十八届华中科技大学“新时代社会认识与国家治理”等,由这些主题所穿接而成的思想线索或者说是理论线索,都恰切地表征了中国马克思哲学关注现实的理论品格和学术旨趣。张江结合会议主题,提出了对中国学术研究未来的指向性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学术期刊对于原创性研究成果的提倡和希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聚焦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以理论的方式实质性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成为牵引美好生活的根本动力。哲学研究者要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中确立研究方向和研究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深入、全面、精准地指导现实。与此同时,应加强国内国际对话、交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而努力。
马克思哲学自诞生以来,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思想视野、直接付诸社会实践的理论品格,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围绕马克思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颜利、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张雄、南京大学教授唐正东、中山大学教授马天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不能是对经典作家作品和党的纲领文献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勇于批判性地面对自身学术传统,立足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实际,加强对当代中国与人类社会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剖以及对古今中外重大历史经验的提炼研究,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做贯通性的思想史和学术史研究。南开大学教授王南湜以“决定论”和“能动性”的双重变奏对马克思哲学史及其中国化历程作了深刻的阐释和展望。清华大学教授夏莹结合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热点,对新资本形态的特征及其内在矛盾作了探索性的揭示。
立足当代发展实际
吉林大学教授孙利天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今天中国发展强大的主观精神力量。华侨大学教授王福民从多角度挖掘了美好生活的丰富意涵。复旦大学教授吴晓明认为,要以开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高度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陈立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所形成的中国经验,可以提炼为一般性的理论成果,为当今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肯的替代性方案与方向引导。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建设、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构成了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中国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以劳动为原则导向的“有原则高度的实践”,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推进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在公共性的理论视域中,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有着明显的形式公共性特点。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云涌认为,作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是在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各主权国家的共商共建共享,将形式公共性逐渐改造为实质公共性的过程。正是基于对公共合法性、公共合理性和公共正义性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才能真正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西方理论解释不了中国奇迹,也概括不了中国经验。构建更加完备系统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迫在眉睫。”陕西省社科联主席甘晖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必须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和世界各国合作发展提出了一个全新理念,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拓了全新的空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境界。新的现实需要新的理论,需要新的概念。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坚定的自信、高远的志向,从中国出发、从实践出发、从问题出发,放眼世界,把自己的工作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用自己的研究创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真正的、有价值的理论支撑。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表示,新的历史条件下,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责任和使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理解人类文明范式深刻转型和价值观的深刻变革,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效拓展新时代人类共同价值与美好生活追求的新话语,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美好生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如何构建出公正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秩序。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承办。据悉第二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将在山东大学召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