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研究走向深入
2019年08月12日 08: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12日第1754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徐州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考古学界对考古遗存的深入研究,吉林大学—故宫博物院张忠培考古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于8月5—6日在长春举办了首届“中国考古学:人类·文化·生业·社会”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40多家研究机构和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不断有新发现

  自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西天山地区的阿敦乔鲁展开田野工作后,除了对阿敦乔鲁遗址和墓葬进行细致发掘,还对周边进行了调查,并发现了海拔2100—2900米处的青铜时代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丛德新介绍,测年和其他多学科研究结果显示,此类遗址显示出了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与阿敦乔鲁遗址和墓地有密切联系,初步定义为季节性遗址群。高海拔遗址的发现,为探讨西天山地区(包括博尔塔拉河流域)史前至青铜时期的生业形态提供了全新材料,对帮助研究者据此深入探讨游牧文化的发生环境、时代和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近年来,冀蒙交界的坝上地区陆续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中有代表性的遗存包括内蒙古化德裕民遗址、四麻沟遗址,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和尚义四台蒙古营遗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文瑞表示,通过对发现的房址、陶器、石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它们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且在陶器方面具有发展演变规律,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与内蒙古东部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文化相对应,该文化圈以编织网纹和麻点纹筒形罐为主要特征。

  2008—2018年,南京博物院先后对张家港黄泗浦遗址进行6次考古,发掘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润垦告诉记者,他们在遗址东区主要发现了唐宋时期的河道、木桥、寺院、水井、仓廒类等诸多遗迹,证实了黄泗浦遗址是长江下游港口型遗址,为隋唐及宋元考古提供了全新的考古学资料。此外,唐代寺院建筑基址及与佛教相关遗物的发现,为研究鉴真东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出土的诸多窑口瓷器,见证了黄泗浦遗址曾是一处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同时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对于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和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开拓新领域

  自吉林大学建立考古DNA实验室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吉林大学古DNA研究取得了多项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古DNA研究开启了新一轮革新浪潮,全面进入基因组研究时代。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蔡大伟介绍,吉林大学古DNA研究紧跟时代潮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的草原游牧民族,如匈奴、东胡、鲜卑、乌桓、契丹、蒙古等诸族的人骨以及出土的动植物进行古DNA的提取和研究工作,并开展了我国新疆地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相互关系、人群间的迁徙及混杂过程、经济文化生活、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不断为古代历史、文化、民族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开拓新的领域。

  地层学、类型学、年代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等都是中国考古学比较成熟的方法,而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研究也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郑君雷认为,有必要建立考古学自身的概念体系,根据考古学研究的实际情况重新界定历史文献中的族群概念。此外,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研究不只是以确定族属为目标,还应该将各种情境下的族群的建构过程作为研究内容,借此体现各民族的发展融合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坚提出,第一线的考古发掘人员和研究者,应当利用朱开沟和西岔文化、夏家店上下层文化以及近年来新疆出土的沟口、阿敦乔鲁和呼斯塔等青铜时代遗址的最新成果,探讨农牧业交融、畜牧业起源等重大理论问题。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