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参事何星亮表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信心,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代代相传;二是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三是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进取心和创造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四是有利于人们借鉴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使中华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五是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吸收国外优秀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雪梅认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标志。文化自信的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经过长期努力,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方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昂扬的精神状态,需要智慧和力量,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我们反对文明冲突论,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的各美其美、交流互鉴,文化自信是前提。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刘卓红表示,第一,文化自信是构建文化软实力的根基。第二,发展城乡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为打造和谐共生的城乡文化共同体提供共同的精神文化纽带。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国道路、中国形象,向世界传递和展现发展的中国和新时代的中国。坚定文化自信能更好地展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的巨大活力与价值。
坚定文化自信底气十足
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何星亮认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古文明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一是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二是中国人创造的财富,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三是中华文化数千年来与其他文化并行发展,从未被其他文化同化或成为某种文化的附庸。四是在世界几个大文化传统中,中华文化包容性最强,能够与世界各种不同的文明和睦相处。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不仅记载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而且记载了周边许多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洪晓楠表示,坚定文化自信,就要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优势,也是巩固文化自信的重要构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也是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要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从各方面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认为,认识文化自信,把握文化自信,高扬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还在于要超越狭义的文化范畴,从广义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的文化是历史形成的,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它化合了道路、理论与制度,串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因而具有一种整合性与总体性。正因为它积淀着民族的基因与血脉,连接着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寄寓着人民的选择与意愿,所以,这样的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纵览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洪晓楠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基本任务是发展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此而言,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加快构建“强起来”的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
欧阳雪梅认为,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有机统一。发展经济、优化制度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如果缺乏文化自信,没有了精神独立性,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失去精神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立不住了。
刘卓红表示,第一,坚定文化自信的重中之重是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政治局面,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认同感,否则就会陷入西方文化陷阱,失去“精神自我”,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第二,要使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权利等切身利益和需求上获得满足,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优越性,并在信任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获得文化的认同感。第三,中国要更好地在世界关注的眼光中展现自我,展现中华文化的时代魅力,就要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话语体系,做到有能力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在世界文化中彰显中华文化,则要在坚守自身的立场与特性的同时,使民族文化更加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需要,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