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时代新闻学创新发展
2019年07月08日 08: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8日第172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姚晓丹 王晓真

  7月6—7日,“新中国70年:新闻业发展经验与成就”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以及在新时代如何继续推动新闻传播学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丰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绍根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新闻传播史研究概况。他表示,新中国70年光辉历程中,逐步建立起多种类、多层次、多功能、多样化的新闻媒介网络,形成了具有全球视野、高科技、现代化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新闻学学术研究不断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体系。其中,新闻传播史研究整体成果丰硕。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新闻史研究推动新闻学学科地位不断提升;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推动着新闻史研究的发展;获奖著作越来越多,学术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能力大为增强;中国新闻史学会发挥了积极组织服务作用。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支庭荣认为,与西方理论相比,中国新闻学理论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学界也经常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这种提法便于进行本体意义的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提法有目标系、参照系、价值体系,对于同西方进行交流,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也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院院长杜骏飞提出,70年来,人文主义的概念史也是一部新闻传播的观念史。他以《人民日报》为例,分析研究了人文主义思想在新中国媒介语境中的传播脉络。统计显示,70年来,大众传媒语境中的“人文主义”三大概念,其内涵分布是偏向的、不平衡的,是随历史发展和意识形态潮流而变迁的。

  与时俱进的新闻学和新闻媒体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杨保军认为,为了建立新闻学基本理论体系,理清新闻学的学术源流、人脉源流和代表性理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历史的眼光,认真厘清新闻学的源流。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进行深入挖掘,让新闻传播学成为广博而精深的学科。二是要有时代的眼光和精神。人类的新闻活动日新月异,我们必须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新闻传播领域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媒介形态、传播主体、传收主体关系的结构都发生了改变,我们的时代眼光也要以世界眼光为境界。三是要有跨学科的观念和精神。当前的许多问题涉及高度融合的、与多个学科领域相关的因素,要透彻研究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新闻学是不够的,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交融。四是要有建构体系的观念和能力。

  支庭荣表示,新闻媒体具有宣传组织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其中,宣传功能是一个很重要、基本的功能。媒体的这一功能需要深化,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核心是新型和主流,主流不仅是指要成为喉舌,还要能够推动整个社会、人民群众和国家不断前进。要能够推动不同的阶层、对象有新的发展。学界对媒体社会功能的认识和研究已经有所深化。媒体社会功能正在成为媒体经济功能的基础和来源之一。

  技术发展推动媒体融合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表示,叙事有三个层面,某一事件、人物等的本身是本事,围绕本事会有不同的表述,也就是不同的述本出现。多种述本集合起来就会形成底本。在互联网语境下底本、述本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化,述本会推动底本发生变化,二者又共同推动本事再继续变化,进而推动社会的演变。传播不仅形成舆论而且形成了改变和推动事件本身的力量。在互联网上,好的述本会被符号化,其外在形式生动,含义丰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赵云泽在介绍技术上的媒介传播模式革命时表示,传统媒体的大众媒体传播模式会强制选择作为受众的“人”进行捆绑销售。新兴媒体传播模式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传播模式,形成了以“人”为主体进行生产、分享、把关的社会网络与公共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周勇提出,大众文化正向“视觉”转向,图像传播的普适性使其能够跨越“认知鸿沟”。他表示,每一次技术突破都给媒体带来巨大的变化。传统电视“转瞬即逝”的线性传播方式决定了其是一种主要以“时间”为资源的媒介。而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互联网的介入使电视传播向“虚拟空间”进一步延伸,“时间”资源之于电视的重要意义也因在线视频、互动点播等新技术的涌现不断被消解。可以说,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传播逻辑正在经历一场“时空”的革命,是从“时间”思维向“空间”思维的转变,即时间的线性让位于空间的非线性,时间资源的有限性让位于空间资源的无限性。

  周勇认为,未来视听传播发展会呈现新技术的结构化影响、多种社会力量的形塑、面向不同场景的生产与传播以及产业链的丰富等特征。而对视听传播的研究则需把握好产业与政策、实践、应用三个面向,这些研究的核心在于重塑新媒体的视听传播基础理论体系。

  创新助力传统媒体转型

  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蒋安全以《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媒体近30年来的创新转型。他提出,《环球时报》如今多元共生的媒体格局既是适应媒体融合迭代、效能转换的要求,也是迎合当下中国社会不同目标受众群体的要求,更是它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伟大斗争中扮演的角色要求。正是准确把握住了这些时代要求,《环球时报》才一步步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体。

  在谈到新闻从业者应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大环境时,赵云泽认为,要乐观地迎接媒介技术再一次的革命及其带来的繁荣。支庭荣认为,新闻从业人员感受到的精神压力,对新闻价值和意义的追问,要求新闻理论研究工作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要进行理论调适,在理论创新和价值重建上做更多的努力。

  谈及电视版权市场买方垄断研究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辉锋引用实例介绍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市场的买卖供需状况,说明这其中存在着供需不平衡、价格难衡量、交易欠保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建议,一要增大供给弹性,二要进行价格规制,三要成立版权保护组织,以期打造更健康的电视剧市场业态。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吕薇洲表示,新闻传播学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是在学界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新闻学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列为11个需要加快完善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肩负着“为高质量成果、高水平人才搭建一流平台”神圣职责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近年来对新闻传播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希望能将新闻传播学前沿论坛办成品牌论坛,与学界专家一起,携手推进新闻传播学“三大体系”建设,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