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9日,“遗产:理论与实践”高峰论坛暨《遗产》首发式在深圳举行。与会专家表示,要通过科学而有效的实践让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深入展示与传承,让当代民众充分感受文化遗产的内涵魅力,提高文化遗产的附加值。在当下的实践中,遗产保护要将情怀支撑与理性把控合二为一,从而打造大众所期望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局面。
具有浓厚的跨学科色彩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周永明表示,遗产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有形的建筑、艺术品、生产生活用具,无形的民俗、传统、语言、记忆、美学、宗教观、工艺、生态,都可归为遗产范畴。遗产研究作为一个涉及甚广的研究领域,从发轫之时,就具有浓厚的跨学科色彩。在具体研究中,遗产研究借鉴了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博物馆学、遗产保护学、旅游研究、文化地理学、文化研究、记忆研究、法律及公共政策研究等众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概念和研究视角。此外,遗产研究在尊重人类遗产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的同时,也应拓展国际视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人是人民,非遗保护的主体也是人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表示,非遗保护是把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挖掘出来,以文化遗产的名义让它们永远传承下去。普通人的生活内容成为公共的文化遗产,与其说是因为它们的精美,不如说是因为它们承载了价值、情感、技艺、记忆、想象。它们作为非遗受尊重、受欣赏,实际上是普通人被尊重、被欣赏。非遗保护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人民对尊重与欣赏的迫切需要。这是非遗保护在中国受欢迎、得民心的根本原因。
重新回到日常使用的功能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马知遥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重新回到其日常使用的功能,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使用性,生命力就会逐渐衰退。以近年来有关民间布老虎和葫芦雕刻技艺的研究为例,伴随着对非遗赖以生存的民俗文化的挖掘和倡导,以及艺人们对使用性的自觉追求,使得这两项非遗技艺在不断的创新中寻找到生存之道,提升了自我造血机能,获得了健康发展。
2006年,“古渔雁民间故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激活了辽河口区域民众对渔雁文化的认知。在辽宁大学教授江帆看来,辽河入海口区域渔雁文化蕴含丰富的辽河口区域原生文化质素,沉积有多层次的文化认知体验,并以其绵延不息的生计传统、口承叙事,留下了曾在辽河口拼搏的族群的生存足迹,构筑了辽河口文化的历史根基。渔雁文化如同一个坐标,使辽河口区域社会的运行秩序得以有序构建。近年来,渔雁文化作为辽河口区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已经成为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一个支点。
保护与创造性转化并行
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社会各界对非遗的认知不断深化,各级非遗传承主体各司其职,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逐渐显现出不同程度的特殊感召力。马知遥表示,在强调非遗使用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其本身的传承性,丧失传统的创新也是对非遗的破坏。
“中国的非遗保护是体量巨大的一项文化事业,需要政府、商业机构、非营利组织在其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高丙中认为,中国的非遗保护事业由多主体合作开创。今后,需要创设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代表作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研培计划实施体系等非遗保护机制。
江帆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积极应对社会的现实需求,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创造性转化并行。在不影响传承的前提下,应让一些可以流通的非遗项目融入市场经济,使文化主体最大程度地从中获益,以激发非遗传承的内在动力,走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实现文化遗产的有序保护和永续传承。
与会学者表示,传播和传承是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两翼,没有传播,传承也难以持久。在当今的实践中,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发挥二者的作用,实现非遗传承的可持续性。
会议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