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被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接受和认可,一些西方学者提出应该深入探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和价值,用更为包容的眼光看待中国对全球事务的积极影响。
中国软实力提升
瑞典国防大学国际事务助理教授迈克尔·维斯曼(Mikael Weissmann)表示,目前,中国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形象参与到国际事务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政策上的协调,通过基础设施、贸易、金融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联通中国与亚洲、南太平洋、东非与欧洲等地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中国软实力提升密切相关。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威廉·卡拉汉(William Callahan)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希望通过构建更为有效的规范和规则,完善区域秩序,并最终对全球秩序产生影响。
卡拉汉表示,“一带一路”强调合作共赢,体现了中国的和平外交理念。“一带一路”提到的“连通性”不仅仅停留在物理层面,同时也体现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的制度创设和行为规范等方面。
卡拉汉分析称,由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别是在儒家文化长期影响下,中国的治理愿景中包含着道德使命感,中国的理念也正在逐渐地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和接受。不管理解中国外交,还是“一带一路”倡议,西方社会都应将其放在中国数千年文明背景下去考量。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中国在国际治理方面的宏大愿景。同时,中国强调区域合作必须从互利扩展到“整个地区的共同信念和行为准则”,西方学者不应忽视中国未来在全球软实力领域的引领者潜质。
重视文化交流
澳大利亚墨尔本迪肯大学公民与全球化教授蒂姆·温特(Tim Winter)表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如贸易往来、基础设施合作等。不过,“一带一路”更注重一种文化合作与人文交流,这一点不容忽视。
2014年6月,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此,温特表示,“文化遗产外交”是“一带一路”特有的文化元素,“一带一路”倡议本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之间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新时代中国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自然也与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紧密相关,而中国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也以推动文明交流、为世界人民架起友谊桥梁等为理念。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已经意识到,历史文化在中国的外交行动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温特表示,中国政府正在投入大量资源增进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例如,通过建立博物馆、举办展览、设立文化交流节、与其他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展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体现出的软实力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重视。
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会带来更多利好
英国华威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专业教授彼得·费迪南(Peter Ferdinand)认为,中国国内积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点燃了人们对未来的乐观和热情。同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中欧之间的陆路和海上运输联系,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
费迪南分析称,“一带一路”将扩大中国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从长远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强中国与欧洲及其他沿线国家的联系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费迪南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背后,是中国与欧洲关系的长期改善。中国政府希望更多商品和服务出口到欧洲;“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也是中欧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要素;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欧投资机会将显著增加;“一带一路”将重塑中欧政治和经济关系。
有西方学者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面临一系列挑战,挑战不仅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来自其他的一些西方大国。对此,费迪南等学者强调,虽然“一带一路”在推进过程中引发国际社会各种猜测,但更为包容的视角可以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特别对欧洲国家来说,欧洲迫切需要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会给欧洲带来更多利好。
卡拉汉等学者强调,西方学界应该更理性客观地看待“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的外交思想,深入理解其目标、愿景与责任,充分认识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
(本报波士顿4月21日电)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