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艺是现代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关节点。4月13日,在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研究”开题报告会上,记者采访了部分与会专家,探讨如何坚持学术求真创新的理念,揭示延安文艺及革命文化的历史性和当代性价值,进一步认识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的发展方向。
关注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研究
“延安文艺具有其独特文化内涵和价值。”据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袁盛勇介绍,延安文艺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是随“解放区文艺”的研究同时兴起的。自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而自新世纪以来,更是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延安文艺是现代中国文化史上一种富有精神魅力的文艺形态,有其较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也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审美风貌和内在美学肌理。文学艺术创作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中忱表示,延安文艺是革命文化中的一种经典形态,对中国当代文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历史上看,在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奋斗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全新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根本宗旨,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精准概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系统总结历史、深刻分析现实,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高远东认为,研究延安文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一个准确理解,要科学阐释延安文艺的历史性内涵和当代价值。
关于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的关系,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杰认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从文化变革开始的,文学艺术带来的“审美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一个突出特征。他说,“从延安文艺与审美的革命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和思考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研究和阐释‘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结构和文化特殊性,也许是从学理上分析现当代中国奇迹性发展的一个角度”。中国社会真正开启现代化过程,或者说社会转型过程,是从延安时期和“延安文艺”开启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艺创作要与时代同步
新中国成立后,延安文艺经过具体呈现为“新的人民的文艺”这一历史形态后,在现代中国的“当代”语境中,会发生怎样的传承和变化?袁盛勇表示,延安时期开始创建的文化制度,在现代中国文化构建中具有积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国华表示,延安文艺提供了中国革命的一种独特的美学经验与文学传统。重新发掘、阐释这方面的资源,对全面理解中国文学现代性极具启发性。对延安文艺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文学或艺术作品,而应该从新生的美学趣味上加以宏观把握。他建议,要更多地透过延安或其他解放区的日常实践,如重要的文学艺术作品、流行儿歌、婚俗等所有社会生活中的文化风格来把握,理解其有别于国统区和旧文化的另一种精神风貌。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段建军表示,从根本上说,文化与文艺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是延安文艺的核心概念,不可回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
段建军认为,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就是到人民群众中去发现积极因素。对作家来说,则是塑造有深刻内涵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塑造代表着历史发展方向的新人形象。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深刻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命运、情感,描绘人民群众追求美好新生活的图景,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变革和人民群众奋斗拼搏的精品力作,文艺事业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进入新时代,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视野,全面总结了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文艺发展的历史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阐述了文艺发展的规律,为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是与时代同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