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峥怡:“语言、认知与心灵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2019年06月25日 08: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25日总第1720期 作者:洪峥怡

  为深入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哲学、认知科学前沿问题,促进学科交流互动和交叉融合,2019年6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与浙江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语言、认知与心灵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学者参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江教授发表题为“阐释逻辑的正当意义”的主旨演讲。张江强调,阐释逻辑是生成与展开正当阐释的必要条件。一切科学,包括各类精神科学,都必须以完备的逻辑基础为支撑,都必须服从理性的逻辑要求。千百年来,围绕诸多有关阐释生成与展开的元问题,如阐释的确定性和相对性有无可靠的公理基础;阐释的开放与收敛何以为据;收敛是不是规范为一,开放是不是无限多元且无边界约束;多种阐释视角及结果是连续还是离散;阐释的标准立足于真假还是可接受性,如此等等,阐释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没有阐释逻辑上的考辨与追究,无公理可依据,无规则可约束,无标准可衡定,使阐释学理论与方法的体系建构陷入困境。从当下情况看,着重于阐释确定性、开放性、收敛性、融贯性、可接受性等几个方面,努力解决阐释学理论建构上的核心关切,生成自洽完备的公理与规则系统,并构建区别于经典逻辑和现有非经典逻辑的阐释逻辑,是阐释学理论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当今逻辑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取向。

  会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与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就语言、哲学、逻辑、认知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富有新意的探索和讨论。

  第一,哲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当今时代,不断涌现的新形态科学技术在极大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知识体系、社会秩序和道德认知。这一现实要求重塑哲学学科规范,构建真正的哲学—认知科学研究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晓力教授认为,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搭建跨学科平台,整合哲学与认知科学资源;另一方面,要聚焦中国语境的特殊问题,产出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原创性成果。

  在意识、脑、人工智能对话背景下,浙江大学哲学系倪梁康教授重新诠释了“意识”这个一直为人们所讨论的概念。他指出,在对意识问题的研究中,应尝试把重视因果说明的自然科学研究和寻找对意识动机的理解的精神科学研究相互结合,共同推进。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朱菁教授指出,一方面,哲学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科学的目标就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哲学探讨的问题,其发展离不开哲学家的贡献。另一方面,认知科学借助科学仪器和更为可靠的观察方法系统地收集经验数据,建立各种计算和数学的模型,再利用实验进行检验的研究方法也对哲学研究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哲学对科学的一大贡献就是提供思维方法的指导。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魏屹东教授分析了溯因推理对科学认知的重要意义。溯因推理具有创造性,可以用于寻找最佳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可以分析为溯因、演绎、归纳三种推理方法的综合应用。

  第二,逻辑与认知的相互关联。面对逻辑的哲学基础是什么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新文研究员通过对金岳霖整个哲学体系的系统解读,尝试重构逻辑思想,走出解释逻辑需要逻辑的困境。他提出把整个逻辑基础归于“所以”。所谓“所以”,就是推论,它横跨“历史的事实”和“思维的可能”,接受“思维的可能”,但不完全受其支配,在历史的条件下体现“思维的可能”。

  中山大学哲学系鞠实儿教授将逻辑放置在当今时代背景中考察,指出逻辑与计算相结合是理论构建时代的主流,逻辑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是理解时代的必要路径。人类需要交流,而交流需要理解。逻辑正需要在这样的时代做出新的尝试。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常识推理,常识推理中的常识句往往以概称句的形式表现出来,其特点是具有普遍性和容许例外。北京大学哲学系周北海教授对基于日常概念的概称句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概称句逻辑刻画常识推理,给出一个解释某种认知机制的认知逻辑(cognitive logic)。清华大学哲学系刘奋荣教授探讨了认知逻辑(epistemic logic)的社会维度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在旧的社会维度下,逻辑学家主要探讨的是多主体认知逻辑,通过为知道算子或信念算子增加主体下标表示不同主体的认知状态,以及不同类型的群体知识。而在新的社会维度下,可以进一步引入社会关系,以新的语言、模型和语义研究社会网络主体间更复杂的信息状况。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自然语言处理被认为是核心之一,而处理自然语言的关键在于语义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邹崇理研究员认为,目前自然语言理解仍困难重重,逻辑语义学的处境尴尬。他指出,为了促进逻辑语义学真正融入自然语义理解领域,需要直面自然语言理解的实际需求,并将逻辑方法与认知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郝兆宽教授追溯了康托尔以来的集合论发展史,并指出当今集合论研究领域的主要工作,就是尝试寻找一条新的公理,以增强解释力。

  第三,语言与认知的计算面向和哲学反思。语言是人之为人的标准,它与人类认知有密切联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蔡曙山教授基于“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提出,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保留了由低到高的五种认知形式,从神经认知、心理认知到语言认知归功于进化,而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都依赖于语言的构建。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杨亦鸣教授指出,语言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这凸显了语言能力研究的重要性。以动物为模型无法处理语言问题,因此必须以人为对象进行实验设计。他强调,要通过对语言脑机制的研究,发现其中激活、抑制、监测反馈机制的规律,以此服务于下一代人工智能。

  武汉大学文学院赵世举教授认为,当今时代正从信息化发展向智能化过渡,社会正在被重塑,语言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变革。语言的性质、内涵、功能发生巨变,深刻地影响着生活。要适应这种变化,就需要整合人机语言,构建一体化的大语言观。我们何以称机器为“智能”?南京大学哲学系潘天群教授认为,其一,欺骗是智能的必要部分。如果AI不能欺骗,则必然无法通过图灵测试,也就不能称之为智能。其二,人的认知被认为是涉身的,智能机器也能以非植入式的方式去创造概念从而认识世界。此外,浙江大学哲学系黄华新教授结合皮尔斯和莱考夫、约翰逊的观点,用符号学理论分析了概念隐喻的结构。他尝试用多种逻辑工具对隐喻做形式表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隐喻理解的计算实现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西溪校区逻辑与认知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