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于2004年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迄今已有21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20年来,工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马工程”实施21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理论传播、理论践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一度存在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状况,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力提升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马工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极大改变了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有理说不出”的窘境。
“马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 等科学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根本方法,贯彻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六个必须坚持”创新方法,是新时代“马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马工程”坚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研究解决社会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形成反映新时代发展新规律的新认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创性研究,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促进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创新,提升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引领力。
“马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注重拓展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当前,在“马工程”的推动下,“工程主管单位整合本部门资源,成立社会主义民主研究中心、当代理论思潮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道路、制度建设、文化文明为重点,切实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工程”的鲜明特点。“马工程”先后设立700多项重点课题,围绕我国改革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路径、新质生产力培育等重大问题深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立足时代发展前沿,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回应现实需要,破解现实难题,在解决时代发展新问题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深化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探索与回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升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马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将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化、学理化研究阐释。“马工程”成立了19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性研究,通过持续深入的理论研究阐释,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力提升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播
“马工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播,提升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有利于解决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说了传不开”的问题。当前,“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因此,要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而“马工程”正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增强中国话语影响力的重要工程。
“马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首先注重通过课程主渠道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工程”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教学质量,统一组织编写出版了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编教材,并组织编写出版了110多种质量上乘的高校文科专业课重点教材,培养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为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马工程”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推动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人才培养问题,培养了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和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工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工程”要“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马工程”直面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着力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21年来,“马工程”依托中宣部理论局,每年推出通俗理论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发行总量已达数千万册,推出的《马克思是对的》《脱贫攻坚在路上》《必由之路》《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在全国范围引发追片热潮和热烈反响,增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和引领力。“马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的创新,通过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央视网、学习强国、人民智库、共产党员网等数字平台,运用全媒体手段、大众化语言、数智化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理论宣传普及,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极大提高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和引领力,促进我国意识形态话语“说了传不开”问题的解决。
“马工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马工程”实施21年来,深入开展对外交流,“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工程,系统化收藏、复制经典作家著作手稿和海外藏中共珍贵历史档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行多层次、多范围、多语种、多载体的传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平台的成果宣传展示,加深了世界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了解和认识,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成就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了我国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践行
“马工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践行,提升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新时代,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最终要落脚到实践中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来自实践,指导、推动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由之路。如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不付诸实践,就难以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我国社会发展全局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也难以在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中扎根,成为人民群众广泛认同、社会实践广泛践行,真正在全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叫得响的话语。21年来,“马工程”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话语、思想话语、学术话语转变为政策话语、群众话语、生活话语和网络话语,转化为群众自觉接受和践行的话语,极大推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解、认同和实践,增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实效。
“马工程”注重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指导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践行。“马工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科学指南,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向而行,使党的创新理论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巩固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领域的指导地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时代,人民中心、人民至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重大理论、理念和话语陆续提出。“马工程”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动对这些重大理论、理念和话语的研究,从而能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并在具体实践中提高了我国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力,推动了我国意识形态话语建设中“说了传不开”问题的解决,提升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马工程”是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工程。“马工程”通过理论创新、理论传播、理论践行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中失声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现实状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极大地提升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力量。
(作者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