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区域国别研究中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国别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部署的实践效能,1月7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爱沙尼亚与波罗的海区域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区域国别交叉研究与智库建设”研讨会在沪举行。
学科融合推动区域国别研究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与会学者表示,要从多学科中汲取区域国别研究所需的理论与方法,立足于具体的区域与国别,深化各学科学术思想与学术观点的交流与结合。同时,应探索区域国别研究前沿领域并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路径。
“区域国别交叉学科研究应突出重点,聚焦全球、多边、诸边以及双边关系这四个层次。”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表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在开展相关研究时要更加注重为联合国的全球治理提供造法性原则;在多边层次,深入研究世贸组织改革危机及中国应对策略;在诸边层次,探索RCEP等区域合作协定升级换代可能性;在双边层次,研究如何推动大国关系的稳定。他认为,区域国别研究还需要强调语言、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领域的交叉学科融合,研究者则需要既精通某一领域,又对相关领域有所涉猎,形成全面、深入的学问观。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开展,亟须优势学科交叉融合的各类资源作为支撑。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莉亚认为,要充分发挥高校经济学、商学、会计学、金融学与统计学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优势,深度聚焦世界经济、数字经济、全球治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重要研究领域,为交叉学科发展提供更多鲜活的素材案例。
跨学科研究模式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了多元视角和丰富理论资源,推动学科不断向纵深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提出,我国在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门类上展开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交叉探索,初步形成多学科协同交叉的学科建设思路。构建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体系,需打破单一学科思维局限,以社会科学交叉融合深入剖析国别区域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以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理解国别区域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持续深化各类学术思想交流融合。
外语学科在区域国别学建设中应发挥更多重要作用。在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彭青龙看来,语言优势、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为区域国别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区域国别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也为外语学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外语学科应积极定位自身在区域国别学研究中的角色,拓展外语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场景,并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开设融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培养“一专多通”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
学科成果转化服务智库建设
学者们认为,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区域国别研究智库建设应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部署和区域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以及企业及社会组织的需要,完善运行机制,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财经院校在开展区域国别经济研究时,可重点关注国家的财经安全与战略需求。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珂表示,区域国别经济研究应聚焦全球热点财经政策、国家经济治理、国际贸易政策等关键领域,经管学科可运用经济学模型深入分析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活动对区域或国家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为区域国别学提供经济分析工具、研究案例与实践场景,为地方或国家层面的决策调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建设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引领,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深入研究相关区域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问题。在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郑春荣看来,在区域国别研究中需要摆脱对西方理论的依赖,结合中国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丰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形成独特的学术观点和话语体系,为国家外交决策、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提供精准、科学的决策咨询,增强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上海联合国研究会会长何建华提出,为高质量推动区域国别交叉研究与智库建设,应将联合国研究与区域国别学研究相融合,以联合国全球治理视野审视区域国别学对策研究,由此拓宽区域国别学研究的问题领域。
基于对国际经验的汲取和对自身传统的挖掘,区域国别研究从业者应建立学科自信,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表示,只有通过强化文明互鉴理念、系统认知模式、“一分为三”思维和强化数据科学意识同时并举,构建多元研究视角、推动跨学科融合以及注重实践应用,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区域国别研究智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最终建构起地理、领域和议题全覆盖的自主知识体系,为国家发展和国际合作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