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思想传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有过深远的影响。但是,囿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古代民本思想价值内核中的民本追求和民本功能实际上难以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江山论”,秉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结合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价值要素,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本质性的超越。
江山属于人民:由“从属”到“主体”的超越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达到成熟,汉唐以降趋于完备。古代中国所提出的诸如“敬德保民”“民贵君轻”等尊民、重民主张,虽然一再强调了人民之于国家兴衰成败的重要作用,但始终改变不了人民处于从属地位这一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更多在于提醒统治者们要多重视老百姓的存在,因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古代的统治者们在风起云涌的人民抗争历史中意识到,“民”很重要,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他们强调贵民、爱民、惠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民谋求利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第一理论特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政权、土地等都属于全体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摆在了国家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源于人民,服务人民,也完全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人民不再居于被支配的从属地位,而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改革创新的主体力量和动力来源。“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历史不是由少数英雄创造的,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他们将个人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处理一切党务和政务,通过一系列民主制度的设计和运转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意志和实现人民利益,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实现了从“替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根本性转变,体现了实质性意义的“民本”。最终衡量、判断党的工作成败得失的是人民。发展的成效由人民来评价,权力的运行由人民来监督。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意味着人民本位的真正落实,人民在地位上实现了由“从属”到“主体”的本质性超越。
守江山守的是民心:从“异路”到“同向”的超越
在任何一种社会结构中,利益的方向决定民心的方向。在中国古代,代表统治阶层的“君”和代表被统治阶层的“民”,其利益的主张不是朝着同一方向发力的,古代谈民本,总喜欢把君民关系比作鱼水或者舟水关系。例如,《尸子·君治》讲,“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国语·周语》中说,“圣人知民之不可加也。故王天下者必先诸民,然后庇焉,则能长利”。古代的统治者们很清楚,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前面,自己才能长久地得到好处。从历史上看,每个封建朝代的临终期,往往都是老百姓的利益空间受到了无以复加的挤压。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问题才可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是同向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是高度契合、荣辱与共的同心圆和利益共同体。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把人民群众摆在最高位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追求,始终在治国理政的答卷中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坚定代表者和忠实践行者,党与人民是平等同向、一体同心的关系,是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守江山守的是民心。与古代民本思想相比,中国共产党在对“人民江山论”的坚守和实践中,使得国家与人民在利益追求上实现了从“异路”到“同向”的超越。
人民就是江山:从“治术”到“信仰”的超越
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有其积极意义,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方向。在中国古代,统治阶层对“民本”的强调,实质上只是起到了政治怀柔的作用。《尚书》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虽然强调了“民”是“邦”之本,但“邦宁”才是目的;舟水之训也一样,强调的是君民的依存关系,但关心的是社稷安危。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但更道出了有利于统治阶层的“制民恒产”的治理考量——“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可以看出,古代的民本思想往往是工具性的存在,停留在了古代统治阶层的治术层面。
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人民当成了一个政党的最高信仰。这对古代统治阶层的民本思想是一种本质上的超越。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当信仰,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和价值立场决定的。“人民江山论”的核心内涵就是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充分彰显出我们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当信仰,还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的深刻认识,是对人民群众智慧和能力的充分信任。习近平总书记所宣告和践行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是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等信条,生动诠释了他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无比深厚的人民情怀和无比高尚的精神境界,既是新时代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行动准则的鲜明示范和生动注解,也是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信念的伟大坚守。
(作者系湖南大学机关党委书记、组织部副部长)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