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论宗教与心理的关系
2020年12月29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9日第2079期 作者:梁恒豪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现代自我心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他曾跟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他改变了精神分析重视潜意识本能、忽视社会文化影响的倾向,视人格为统一的整体,强调人格的不可分割性,把人视为主观与客观、意识与潜意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整体,并以整体论的原则分析了自卑与超越、生活目标与生活风格、社会兴趣与创造性自我等人格特性,强调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尤其是他关于宗教和心理关系的相关论述,对宗教心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于宗教的实质问题,阿德勒始终将宗教看作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他认为,上帝作为人类向往和追求的完美的观念存在,是人类思维建构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具体地说,上帝是人们追求卓越和完善的具体表现。个体凭借自身独特的认知和经验塑造着各种“上帝”的形象和功能。在上帝的指引下,宗教信徒朝着崇高和伟大的目标方向而努力,这种宗教经验实质上是对于个人在生活中遭遇自卑和无助的一种心理补偿。阿德勒在其早期著作中写道:“一些人退缩到宗教中……他们抱怨自己,怜悯自己,将负担转移到仁慈的上帝的肩上……因此,他们很自然地就会相信,上帝这个非常受人尊崇的存在,完全为他们服务,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关于个体信仰宗教的缘起,阿德勒认为宗教和上帝的产生源于人类弥补缺陷、克服自卑、追求卓越和完美的需要,而趋向完善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上帝那样的人,或者具有上帝那样“全知全能、至善至美”的品质与特征。阿德勒认为,器官自卑是上帝赐予整个人类种族的天赋,生理上的残缺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它们的意义在于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和解释,在于激起自卑的主观感受,使人趋向完善。阿德勒指出,教徒的终极目标往往是努力成为神,具体形式可能不同,如成为超人,成为所有人关注、钦佩的对象等。只有成为神,才能实现三个层面的愿望,即保留凡人的生命;在多次轮回后重返人间;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永存。正是自卑赋予人们追求“成为上帝”之完美人格的动力;若被自卑所压倒,则会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症人格,抑郁、悲观、消沉。阿德勒认为,追求超越可能会产生双重后果,适度追求超越能够促进个人发展,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也有益。然而,如果一味追求超越,则容易走向极端,产生“被拣选”的优越情绪,导致自我中心、忽视别人和社会习俗、缺乏社会兴趣。自卑感和优越感的背后体现了个体对人神关系的认知和期待,从而在现实中化为追寻宗教的行为,因自卑感而信仰,因信仰而产生优越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个人信仰宗教的原因。

  阿德勒从生活的意义和“社会兴趣”两个方面阐述了宗教对个体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在他看来,一方面,宗教的教义体现了人们想要弄明白如何让生活富有意义、全力培养社会兴趣、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思想旨趣。阿德勒指出,宗教徒以相互尊敬的方式,通过宗教活动的形式,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来往,这对改善现代人的疏离状况、密切人们之间的联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信徒的行为往往不能直接体现这些意义,致使宗教的真正意涵极易被扭曲。一般来说,人们无法过一种“意义”范畴之外的生活,但他们往往只会在实践中遭受严重挫折时,才有可能思考人生的意义。相比较而言,科学让人们理解起来更加简单,更能在短期内提升人类对他人的兴趣,并促使人类了解何为生活的意义。

  阿德勒指出,生活的意义与三种事实相关联,不同宗教的教义不仅从各自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释事实的阐释体系,而且试图为人们提供一套意义系统。一是人类的生存问题。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休戚相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因而需要共谋安全与幸福。二是与他人的关联。一个人如果只想独自活下去并面对所有问题,必然会走向失败和死亡,个体必须要跟其他人建立关联、实现合作,才能得到幸福,并推动全人类幸福。三是人类被区分为不同性别。爱情和婚姻是人类个体和集体都要面对的客观事实,人类靠着爱情繁衍,解决人类永续的问题。阿德勒的“生活意义论”既注重探索人的主观世界,同时又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强调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他关于人格心理发展的观点具有明显的社会倾向,即生活的意义在于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分子;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阿德勒同时也强调,忽视社会生活中毋庸置疑的真理与规律的人,必将因此遭受惩罚。犯下这种错误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悲惨遭遇视为不公命运安排的一种不幸,不会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而这些人中的一部分极易因误会生活或误会其他人而成为宗教信徒,借着宗教的名义,将自己的不满、悔恨和痛苦全说给上帝听。在他们那里,上帝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让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并自负地认为无论他们做了什么,神圣的上帝都会为之负责。他们往往借助一些人为的方式拉近跟上帝的距离。如在祈祷时极度专注,在宗教仪式中表现得非常虔诚等。在阿德勒看来,这种宗教信仰明显不符合正统宗教理论,极易产生宗教狂热,是不足取的。阿德勒提醒我们,如果处理不好现实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盲目把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寻求寄托于宗教,试图在宗教中疗愈自己、寻求生活的意义,最终往往适得其反。

  阿德勒宗教心理理论中最重要的原则是“社会兴趣”,其核心思想是他从世俗社会出发,倡导对他人、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关怀。阿德勒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宗教信徒,但是他尊重个体对宗教的信仰,对宗教意识抱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他将宗教作为“社会兴趣”的一种,他的“社会兴趣”理念与基督教倡导的“博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内在一致性。在阿德勒看来,社会兴趣完全可以被看作与博爱有关的态度以及与每个人都相通的情感,基本上等同于基督教所说的“爱人如己”。阿德勒认为,宗教中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就是人类和完美终极目标之间的关系,人对神的信奉和追求实质上就是对“至善至美”的理想目标的追求。就基督教而言,教义中通常用“兄弟之爱”“邻里之爱”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信徒在牧师的引导下,通过举行宗教仪式战胜恐惧、失望和灰心丧气,克服自卑感、罪恶感,表现出对自我的认同以及对其他信徒的怜悯、同情和关怀。阿德勒在去世之间曾经预言:“在我看来,有可能是牧师——在所有教派中——在未来传播我的心理学做得最多……牧师是社会兴趣的主要从业者。” 在笔者看来,“社会兴趣”的意义在于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宗教中也有某些心理资源可用,但不能寄望宗教解决所有问题。

  总之,阿德勒论及宗教的实质、缘起、宗教与生活意义和社会兴趣的关系等议题,从心理学角度重新阐释了西方话语中的“宗教”,探讨了宗教发挥作用的个体和社会心理机制,指出了宗教狂热产生的心理根源,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他的思想主要立足于他自己的宗教信仰传统,对宗教信仰的心理作用稍显夸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