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普翻译实践大致肇始于清朝末年。一百多年来,科普翻译经历五次浪潮,呈现鲜明特征,是中国翻译史上一抹亮丽的风景线。科普翻译使西方的科学理念和知识得以在中国传播,对文化、思想、语言、教育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第一个10年:第一次科普翻译浪潮。自鸦片战争始,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救亡图存,自19世纪60年代起,官方和民间掀起了翻译浪潮。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并附设翻译馆。翻译馆汇集中外知名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军事、物理、化学、地理、医学等方面的著作,知名译者包括中国的徐寿、华衡芳等人,英国的傅兰雅、伟烈亚力等人,译书共计160种,代表性译著有《化学鉴原》《物体遇热改易记》《营阵发轫》《测地绘图》《法律医学》等。这些译著介绍了自然科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晚清知识分子吸收西方知识产生很大影响,有效弥补了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断层。
1894年之后,维新派为了变法求强,大兴译书办报之风。全国各地成立许多专事翻译的机构,如上海的强学会、大同译书局、务农公会,北京的官书局,武昌的知学会等。这些机构主要翻译西方的社科名著。一般情况下,翻译作品先在《时务报》《农学报》《中外纪闻》《格致新闻》等报纸上连载,随后出版单行本。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科普翻译成果当属严复的译作。1896—1909年,他先后翻译了多部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名著,如《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穆勒名学》《社会通诠》《法意》等。他在译文中使用大量“按语”“译注”“夹注”,尽力阐释西方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号召读者振作自强、救亡图存。严复被称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他的翻译不但向中国民众开展了一次影响巨大的科普宣传,也使当时在中国盛行的桐城派古文体裁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科普翻译浪潮。20世纪30年代的科普翻译浪潮以教育家陶行知为中心轰轰烈烈展开。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从海外归来后,发现中国只有少数人在象牙塔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他认为科技应为更多人服务,于是倡导开展“科学下嫁”运动。他在上海发起科学普及运动,向劳苦大众和贫苦儿童介绍通俗科学知识。从1931年起,他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他召集丁柱中、董纯才、方与严、陶宏、高士其、吕镜楼、陈鹤琴等人创办自然学园,开展科学实验,编译、编写科普丛书。他们编译、编写的《儿童科学丛书》共计101本,丛书以儿童能理解的语言、清新的风格、新创的体裁,通俗易懂地向儿童以及成年人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包含科普信息的文本。比如,《千字文》是注重记录常用信息的蒙学读物,宋代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是包罗各类实用信息的笔记读本,明代徐霞客著的《徐霞客游记》是记录旅途信息的游记读本等。但是,此类中国传统科普文本数量较少且影响力有限。陶行知等翻译创作科普文本的目的是让少年儿童增加现代科技知识,具有体裁多样、主题突出、内容新颖、语言通俗等特征,受到人们的欢迎。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科学知识走出象牙塔,面向人民群众。
20世纪50—60年代:第三次科普翻译浪潮。1950—1961年,苏联的科普作品被大量译介到中国,掀起了苏联科普作品的翻译浪潮。20世纪50—60年代,苏联的科普作家创作了丰硕的科普作品。这些科普作品内容丰富、语言浅显、体裁多样。那时,中国在各个方面学习苏联,也热情译介苏联科普作品,以鼓励民众热爱生活、鼓足干劲、建设新中国。苏联的各类科普作品以全译、摘译、编译等多种形式被译介到中国,有的以译文的形式在《科学画报》等科普杂志上刊发,有的则以译著的形式由出版社出版。许多出版机构以近乎虔诚的态度翻译出版科普图书,为了逼真再现原作,文字由名家翻译,原作的插图、装帧设计等尽量全面细致地移植过来。一些科普译本还包含各种翔实的注释,使得内容非常实用。
20世纪50—60年代的科普翻译浪潮,使全译、摘译、编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得到充分展现,涌现出新颖多元的译本体裁。同时,科普译本逼真再现原著风格和版式的现象,也为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20世纪70—80年代:第四次科普翻译浪潮。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大量科普翻译作品应运而生。这一时期,译者、编辑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的译本。科普译本呈现出质量高、流行广的特征。比如,暴永宁翻译、吴伯泽编校的《从一到无穷大》,语言晓畅,内容引人入胜,197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首印60万册,很快便销售一空。科普翻译文本还呈现出严谨的特征,凡与政治有关的不当问题,译本都进行了严谨而适当的处理。比如,《从一到无穷大》的开头第一句以两个匈牙利贵族的打赌引出科学话题,因为当时中国与匈牙利的关系较为紧张,译文就没有直译为“两个匈牙利贵族”,而是改译为“两个外国贵族”。短短数年时间,欧美国家20世纪50—70年代创作的许多科普名著(如《物理世界奇遇记》《啊哈,灵机一动》等)都被翻译出版,且印数巨大。那个时期,科普译著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大学生争相传阅的课外读物。沉浸在科普译著中成为很多人终生难忘的阅读体验,这启迪了他们的科学梦想,为科教兴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至今:第五次科普翻译浪潮。2005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普翻译迎来又一次浪潮。中国许多机构多渠道、多方式引进译介西方的科普著作。许多杂志以最快的速度刊发翻译或编译自外国期刊、网站的各类科普文章,一些杂志还与国外知名科普期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环球科学》就得到了美国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独家授权,可以编译并刊发《科学美国人》的科普文章。还有一些出版社花巨资引进各类国外科普名著。比如,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推动丛书”,遴选世界“一流科学家”的“一流科普作品”,展示科学家求解自然之谜的亲身经历和重大进展,反映科学家在揭示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该丛书共计60多册,先是以“辑”的形式出现,后来又以“系列”的形式出版,如宇宙系列、物理系列、生命系列等,一些科普名著成为畅销书,如《时间简史》《细胞生命礼赞》《皇帝新脑》《霍金演讲录》《新物理狂想曲》《破天机》等。接力出版社也花巨资引进法国儿童科普经典,并冠名“第一次发现”丛书出版。这套丛书采用独特的胶片印刷工艺,在书中插入了一些双面印刷的透明书页,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以满足少儿的认知需求。此外,许多经典的科普文本被重新翻译,或请原译者进行修改,以新的包装形式面世。
同时,新媒体成为科普译作传播的重要媒介。目前,手机已成为科普翻译文本传播的重要工具。有的网站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发布最新的英汉科普文本,还有的网站则刊发用网络语言翻译的科普文本。一些科普爱好者自发搭建平台,展示科普翻译文本。比如,果壳网就是科普爱好者自发搭建的宣传科技知识、传播科技信息的网站。许多网站以新颖独特、引人入胜的形式刊发科普翻译文本,如将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并置、图文并茂、互动问答、点赞评论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书籍、报刊、网站等各类传播媒体刊发科普译作,不但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新闻传播史著作整理及书写创新研究”(22&ZD3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