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英国“语言意识运动”(language awareness movement)开展以来,语言意识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议题。语言意识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容,既是语言自然属性的再现,也是文化、意识、思维等社会属性的表达。
国内外有关语言意识的认识,虽然存在历时差异,但都主要围绕语言、文化、意识以及思维间交互关系等展开。早期有关语言意识的认识聚焦语言本体,即关于“语言知识的知识”,认为语言意识是人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以及对语言作用的敏感性及意识性,尤其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个体对语言符号、语言知识的有意识感知、注意、分析和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语言意识的认识从语言本体转向语言心理,认为语言意识不仅是有关语言符号认知的问题,更是有关人主动观察、思考与反思社会、世界的心理机制的问题,特别强调人的内在心理与外在世界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因此,语言意识既是一个交际、开放、意义协商、内外协同的系统,也是语言、文化、意识、思维的协调与统一。语言意识不仅折射人对语言机理的认知程度以及语言能力等,还展现人的心理图谱、文化背景、世界图景等。
无论从历时还是共时的视角看,语言意识内容都以语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构架,以展现语言、文化、意识和思维间的交叉与综合。
基于历时角度,语言符号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是语言意识的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语言意识运动初期,语言意识的内容强调人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尤其注重培养学习者对母语的反思与认同。比如,当时英国教育部门明确提出,语言意识应以解决“英语文盲”“外语教育失败”“分划性歧视”等问题为目的,以此提升本族语者的母语、外语水平,尤其强化母语功能和母语使用者的身份认同。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跨国移民的增多和多语种现象的出现,语言意识逐渐聚焦跨文化意识与文化包容意识等内容,注重学习者文化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建立与提升。比如,在拉丁美洲,语言意识研究内容由语言教育转向对不同种族、不同母语/语言背景境况下的跨文化交际等主题,强调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包容以及自我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建立与发展等。
基于共时角度,语言意识依然以语言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为核心。一方面,语言意识涉及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对语言应用的认知等内容。另一方面,语言意识也涵盖跨文化意识、民族意识、身份意识等内容。前者注重语言形式或语言知识本身,涉及“语言教学”“语言学习”“语言使用”等,强调对语言符号的认知,注重自主、独立的语言学习者培养。后者关注对社会的认知,涵盖“情感”“社会”“权势”“认知”“言语行为”等,注重文化意识、民族意识、身份意识的培养与提升。由此可见,语言意识的框架与内容不仅涉及语言符号本身,而且超越了语言符号,是语言、文化、意识、思维的多重叠加与综合。
语言意识不仅是语言、文化、意识、思维的总和,也是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意识、语言与思维间的多重作用与渗透的结果。
语言意识是语言和文化融合的再现。语言和文化存在天然的依附关系,这也是语言意识的重要内容。文化是魂,语言是根。没有语言的文化是空心的文化,没有文化的语言是无意识的语言。文化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文化的外壳,二者不可分割。语言与文化之间既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存在相互交融的关系。一方面,语言对文化具有显著的载蓄和认知功能。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存储器,还是文化阐释、文化创新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文化影响语言内部分类和外在表现。文化不仅是语言发展的舞台,是语言交流的保障,也是语言融合的孵化器。可见,没有无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无文化的语言。虽然前者强调语言特征、语言结构及句法结构等语言符号内容,后者注重文化意识、民族意识等社会认知内容,但二者齐头并进、相互兼顾,并且彼此依赖、相互协同,共同为语言意识的构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语言意识并非独立于语言,而是基于语言并作用于语言;语言意识并非独立于文化,而是基于文化并反映文化。
语言意识是语言和意识交融的体现。语言和意识既有着共同的根源和基础,又是语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一体两面。语言和意识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且统一于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语言和意识相互促进。语言是意识的外在表征,促进了意识的生成;而意识是社会规约的重要体现,也催生了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语言和意识还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语言对人的意识建构和意识反映具有约束性,同一种语言往往匹配同一套世界观。而意识对语言不仅具有过滤、筛选等限制作用,还具有计划、执行等控制功能,因而语言本身就是社会规约、集体意识的结果。可以说,语言是外显的、形式的、表象的,而意识是隐性的、内容的、本质的。语言是意识外化的载体,而意识则是语言的本质。因此,语言和意识不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还存在表与里的紧密关联。不过,语言意识不是语言和意识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融通与互动,体现了语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语言意识是语言和思维互动的表达。语言意识因语言和思维的存在而产生,也因语言和思维间的互动而发展。语言意识不仅是关于语言知识的知识,还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对待世界的内在认知。语言和思维互为基础和前提,共同促进语言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思维是语言构成的基本成分。另一方面,语言是组织思维的符号配对。语言和思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不可分割。语言为思维的产生与成形提供条件,思维为语言功能的发挥、形式的多样提供基础。语言以具体的符号形式组织思维、修缮思维、传递思维、促进思维;而思维以抽象的认知概念为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基本框架,并使语言有序而规则。可见,语言是思维的媒介,思维是语言的工具,二者共同为语言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活力与源泉。所以,语言符号为语言意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思维模式为语言意识的演变提供了动力。
由此可见,语言意识既反映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形式与功能的内在感知与认识,也体现人的内在世界、意识、思想同外在世界的渗透与融合。可以说,语言意识是一个综合的构架,几乎涵盖了从语言符号到社会文化的所有内容。语言不仅穿梭于文化、意识和思维,也因文化、意识、思维而变得有序;文化、意识、思维既依附于语言,也因语言而变得丰富。因此,语言意识不仅是人类认识语言、看待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语言、文化、意识、思维的多重交叉与融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学习者国家通用语语言意识地图集”(23XYY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