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翻译助推对外传播
2023年09月06日 10: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6日第2729期 作者:谢旭升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对外话语软实力,成为亟待攻关的重要课题。提升国际话语权,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弥补“话语赤字”,实现从“阐述中国”到“中国阐述”的根本性转变,切实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这要求我们融通中外文化的翻译话语,形成中西文化兼收并蓄包容型话语体系。

  翻译语言之融汇和文化之融合,能够减少对方话语的排异性,从而增强对外话语兼容性、流通性和实效性。如何让译本具有一见钟情的感染力、潜移默化的渗透力和国际传播感召力,关键是了解分众化信息诉求和接受心理,精准选材、科学施策,用世界话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给外文出版社外国专家的回信指出,“通过准确传神的翻译介绍,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对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很有意义”。这为我们翻译阐述中国指明了方向,解答了“如何译”和“译什么”的问题。当今时代是亟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时代,也是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时代,精准翻译的作用越发凸显。

  精准翻译离不开选材和科学施策。精准选材意味着对原文信息进行关联性筛选以适应新的文化语境。科学施策则是指依据文本功能和受众接受度,参照目的语同类文本类型对原文信息编译,采用我国外宣“三贴近”的翻译原则,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实现万变不离其宗和意义动态对等,实现政治意图隐性传播和柔性修辞处理、冲突性话语磨合、话语增益与信息简化。翻译有效性意味着对信息进行以受众接受度为准的源语材料的再加工、原文精华萃取提纯,最终凝练成“全球通”的话语。文化译介的关键在于,将中国文化元素再语境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实现文明互鉴。

  文化翻译是跨越文化时空的创意和语码转换的交响,是对用世界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诠释。要视不同民族之间差异度,以可塑的表达方式确立话语内容输出的可适度,增强翻译话语认同度。文化间距越大,译写幅面就越大,对译者匠艺要求就越高。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提升文化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势在必行。没有高深的翻译理论,就不可能有科学的翻译实践。翻译是对外传播的核心价值,翻译传播学以受众为导向的“归化”“异化”策略,实现的是分众化和精准化传播意图,以满足读者获取信息和了解文化的需求。翻译既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要与他国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对接。这是艰巨的挑战,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还需要译学内化于译术,实现翻译的跨界传播效果。

  对外传播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化进程,而且关系到对外文化软实力建构和国际话语权争夺。那么,如何实现翻译的对外传播效果?贝尔萨(Esperanca Bielsa)和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认为,译者需要重写文本,才能使文本根据译者运作的媒介规则和做法适合于他们新的语境。这牵涉到对原文相当程度的修改,以至于内容上译文与原文有相当的出入。刘禾(Lydia H. Liu)认为,翻译作为一种在认识论意义上穿越于不同界限之间的喻说(trope),总是通过一种事物来解说另一种事物,虽然它必须自称是出于“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出于“达”)的目的论来表述“真”。所以,没有对外传播适配内容和形式的国际视角的设计,就无法实现传播的效果。外宣文本需要通过精准翻译提高对外传播效度。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对外话语翻译理论与实践”(19BYY13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吉林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