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情感与文化的表达
2023年04月18日 15: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18日第2633期 作者:康慧芳 尹兴

  网络语言是一种具有网络特质的语言现象,与日常生活语言紧密联系,同时又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形式与风格,蕴含了特定的情感与文化,是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符号工具。作为一种符号表达,网络语言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与特征。它不是冷冰冰的语言工具,而是有温度、有趣味性的情感符号,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与价值观念,也体现了社会的文化结构与时代特征。

  网络语言的创新发展融合了时尚性与主流性。“时尚”是网络语言的标签。网络语言能快速、灵敏地把握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中的前沿事物,并以时尚个性的形式呈现出来,展开“裂变式传播”,在科技推动和社会进步下实现“跃进式革新”。此种革新兼具包容性,这也是网络语言的魅力所在。并且,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创新的时尚性和主流性也在不断趋于融合。在形式上,具有语言学专业背景的人士也更多地参与到网络流行语的二次创新中,在格式、修辞、文体上运用模因进行创新。比如,常见的“造梗”,不仅改变词模,还改变句模、篇模,生成“淘宝体”“舌尖体”“甄嬛体”“宝黛体”“鲁迅体”等。在内容上,网络流行语也主动向时代主旋律靠拢。比如,“新赛道”“强国有我”“逆行者”“14亿护旗手”“工匠精神”等,成为宣扬社会价值的“旗手”。在创新推动力上,网络语言积极贴合大数据、自然语言分析、深度学习等数字技术,生成更具时尚感和个性化的表情符号与表达方式,推动网络语言的时尚前行。

  网络语言在情感表达上具有娱乐性与社会性。网络虚拟空间可以使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得到满足。诞生于网络世界的网络语言,承载了娱乐与诙谐的功能,服务于网络空间的娱乐需求。网络语言时而幽默智慧、妙语连珠、技惊四座、余音绕梁,时而卖丑卖乖、媚俗低俗、败絮其中、转瞬即逝,将文字游戏化、含义解构化、表达狂欢化。网络语言的情绪底色,是娱乐性和社会性的平衡,并日益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网络语言的娱乐化代表着人们在非传统的虚拟空间中暂时摆脱现实矛盾的娱乐狂欢和情绪宣泄。而社会性则代表着人们对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和时事热点的反思和重构,从而追求与自我和解、与社会和谐。一些网络热词(如“996”“剁手”“刺客”“吸猫”“燃丧”“小仙女”“飒”“内卷”“凡尔赛”“吃瓜群众”“确认过眼神”“干饭人”等),反映出人们在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变化。同时,随社会热点而产生的表情包,既是网络使用者当下的“表情”,也是社会的“表情”,并构成特定群体记忆。表情包中蕴含的“梗”,通常是某种“文化暗号”,对“表情”的解读,则需要相关的背景知识。目前,网络热词和表情包的使用频率、情绪倾向与时空分布变化,已逐渐走入数字文化与数字治理,并日渐成为重要的数据资源。

  网络语言在形式上兼有经济性与生态性。作为“键盘语言”,网络语言从诞生之初就面临手速不及语速的挑战。快餐式的网络文化,促使网络语言不断趋简、趋快、趋新,从而使经济实用的缩略词语、字母缩写、数字谐音等大量出现。比如,“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而拒绝)、“YYDS”(永远的神)、“9494”(就是就是),既以简洁的方式表达了实感,也以隐微的表达传递了真情。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符号日益图像化、声讯化、视频化,传达情感信息也更快速、更贴切,从最初的颜文字、绘文字到个性化动态化的表情包,甚至可以用人工智能生成人脸表情包,从而更快更直观地传递信息和情绪,实现了错位时空的情感交流,提升了网络交际的经济性。网络语言的经济性使得现代信息交流更具亲密性和趣味性,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如野马奔腾不拘一格。但同时,这也带来语言使用的不规范与庸俗化,产生了不良从众效应,增加了理解障碍。网络语言的“放任”式生长有可能破坏语言生态,因而保护网络语言生态成为时代课题。我国日益重视对网络语言的监测、规范和引导,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将网络语言规范纳入法制体系,并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有效改善了网络语言生态。平衡网络语言的经济性和生态性,还可以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自然语言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网络语言交流效率、优化数字文化生态等筑牢科技基础。

  网络语言既凸显国际化又不失民族性。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融合了不同语言与文化,巧妙运用文化的“珠”串联起情感的“帘”。比如,源自英语的“LOL”(Laugh Out Loud,大声笑)、“Emo”(Emotional,不开心)等,就曾在中文网络上流行。而不同语言的混合表达也曾流行,比如“栓Q”(来自Thank you,本意感谢,后指无语)、“打Call”(呼喊加油打气)、“Hold住”(控制把持住)、“U1S1”(有一说一)等。网络语言对不同文化的借鉴,构成了一种特有的语言文化,刻上了时代的烙印,也留下了文化交融的印痕。并且,网络语言也蕴含着特定的中国文化根基。比如,“锦鲤”“神兽”等,都与中国文化相关。随着数字中国的发展,网络语言也越来越倾向于展现民族特色、彰显民族自信。比如,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的“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成为弹幕流行语;电影《流浪地球》中的“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入选2019年十大流行语。网络语言既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以简洁、轻松、活泼的方式,表达了人类共通的丰富情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生命力。

  网络语言出现分众化趋势。网络语言天然具有共享性,时间的流转也带来网络语言使用空间的转变,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语言和日常语言的边界日益模糊,且影响力不断上升。同时,随着人们交际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网络语言也开始趋向圈层化、分众化。网络语言的全民化有利于跨越数字鸿沟,拓宽数字共享;而分众化则增进了圈内交际亲密度,拓展了共享的深度。不过,我们要防范分众化带来的网络空间碎片化倾向,使网络语言在整体上可联通共享,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边际效用递增优势。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金融危机后美国制度结构转型和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分析”(17BKS09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