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
2023年06月19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19日第2674期 作者:苏炜彬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在全球海洋治理过程中也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共同利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独行快,众行远”,加强海洋合作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中国和东盟建立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对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海洋治理现实需要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调整其海洋政策,加大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影响了全球海洋治理。2017年6月,在首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中国提出了“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重要倡议,旨在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平等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蓝色伙伴关系”是“伙伴关系”在海洋领域的拓展与延伸,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有关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经济全球化是全球海洋治理的内在动力,发展蓝色经济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是顺应国际海洋合作大势、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务实选择。

  引领和推动建立开放型蓝色伙伴关系,开展蓝色经济合作,能够促使有关国家和地区携手扩大共同的蓝色利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这契合全球海洋治理的现实需求,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活力和韧性,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国和东盟都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践行者和受益者,通过建立开放包容、具体务实的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就合理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磋商,可以携手共创区域合作的光明未来,共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新生态。

  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成果丰硕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紧密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更是为中国和东盟的蓝色经济合作提供了宝贵机遇和高质量发展平台,而蓝色经济也成为中国和东盟合作的重要动力来源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蓝色经济是指发展依赖于海洋或与海洋相关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和经济。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提出,“鼓励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促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海洋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2021年11月,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举行,会议通过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指出,将继续鼓励建立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为双方加强相关合作提供了指引。当前,中国和东盟的蓝色经济合作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海洋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和进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蓝色经济伙伴关系。

  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方面,有关合作、交流、沟通途径和机制不断完善,引领区域经济合作深入发展,对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发展也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也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海洋合作,繁荣发展蓝色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作为中国—东盟“10+1”框架下的新兴次区域合作机制,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已经成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格局的关键组成部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蓝色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以及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与科研成果的转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举办海洋科技合作相关论坛,进行海洋科技交流,研讨议题包括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等。这不仅促进了海洋科技领域先进技术及成果的引进、输出和转化,而且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凝聚合作共识、明确合作方向有所助益。此外,近年来,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的建设在双方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岸带综合治理、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海洋灾害监测预警与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推动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

  深化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

  为了建立和深化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可以从共同参与“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以下简称“海洋十年”)实施计划、广泛搭建蓝色经济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布局蓝色经济合作等方面入手。

  为了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目标,第72届和第7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21年至2030年定为“海洋十年”并通过了实施计划,旨在采取一系列行动构建“一个清洁的、健康且有韧性的、物产丰盈的、可预测的、安全的、可获取的和富于启迪并具有吸引力的海洋”。“海洋十年”实施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有关内容相契合。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可以通过深度参与“海洋十年”实施计划的有关工作与涉海国际组织事务,全方位提升参与全球和区域海洋治理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等有关各方之间可以进行深度链接,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处理机制和平台,将科技成果更高效地转化为海洋治理工具和公共服务产品,从而在高质量完成“海洋十年”实施计划任务的同时,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发展赋能。

  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是国际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举办常态化合作论坛是当今国际社会进行经济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依托现有平台和机制,在明确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尊重有关各方多元化的蓝色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发展战略对接与优势互补,有助于更广泛地搭建全方位的经济交流合作平台,建立更加健全的长效化政策沟通机制。利用好现有的教育交流机制,促进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培养优秀海洋人才,可以为建立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提供有生力量。

  升级传统海洋产业、壮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蓝色经济,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蓝色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模式,进一步明确未来蓝色经济的发展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探讨蓝色经济未来的合作规划与发展路径,对相关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要。为了协调好海洋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需要加强全球合作、区域合作和次区域合作,通过携手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在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领域拓展新的合作,既能够探索蓝色经济合作新模式,共同谱写发展新篇章,又能够成为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