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际传播模式的三维解析
2020年11月30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30日第2058期 作者:李可宝

  当前,俄罗斯进入多元文化发展时期,传媒行业形成了媒体平台融合化、节目内容多样化和文化传播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由于俄罗斯转型以来形成的特殊国体,政府在国际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媒介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表现出国际传播战略中传播主体、传播平台、传播内容的多元协同发展新趋势,在国际舆论场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传播主体多元化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俄罗斯国际传播主体从政府为主的一元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为主的多元转变,国家不再是唯一的传播主体。尽管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地位受到挑战,但作为国际传播者的身份从未改变,政府通过立法、行政等多种形式实现对传播过程的监管,并对其他主体的传播行为实行把关调控。

  自俄罗斯《传媒法》颁布以来,俄罗斯媒体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数量、规模均创造了历史新高,新闻自由成为媒体追逐的价值观,舆论混乱的局面随之而来。俄罗斯政府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媒体问题,实行了严格的国家调控和新闻审查制度,推动大众媒体回归到“国家服务者”的轨道上来,继而国际传播主体也形成了“以国家媒体为主、商业媒体为辅”的局面。俄罗斯国际传播的前期建设重点专注于国家媒体发展,政府提供大量资金和人力支持。随着国际传播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作用的增强,俄罗斯政府重新审视了国际传播战略,加强对国际传媒建设的宏观调控,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国际传播体系。目前,俄罗斯传播主体多元发展已成体系,不同性质的传播主体在政府的主导下从无序变为有序,带有鲜明的国家特征和协同机理,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多元协同模式,巩固和扩大了俄罗斯已有的国际话语权。俄罗斯深化完善传播主体多元协同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统筹管控必不可少,但市场化的运营同样重要,只有实现大众传播体系内各主体要素之间的高度协同,才能达到国际传播主体多元协同模式的理想状态,并发挥强大的整体效应。

  传播平台融合化

  新媒体平台在国际传播中的广泛应用,打破了媒介资源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媒介集团手中的现状,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掌握媒介资源,并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俄罗斯抢抓新媒体发展机遇,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多元融合的国际传播平台,发挥多种媒体平台优势传播国家声音。

  俄罗斯国际传播平台多元协同模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国家统筹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多元发展、协同发力。俄罗斯国际传播平台体系既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网站、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且两者出现融合发展趋势。同时政府为推动媒体事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并支持新建一批走在技术前沿的新兴媒体,通过国家法规、财政拨款、新闻审查等方式保证其发展方向,最终向世界传播俄罗斯声音。然而,尽管俄罗斯一些传播平台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整体作用还有待提升,不同媒体间缺少必要的内部协调和联动机制,多元协同模式媒体平台传播合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二是媒体集团内的各种媒体平台多元发展、协同作用。俄罗斯国际传媒已有整合成功的案例,例如“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借助多部门的资源力量,建立了多渠道的国际传播平台,赢得了国际舆论主动权。“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的成功有其特殊原因,品牌形象、人力资源、传播渠道等方面均有厚重积淀,在政府的统一调度下,得以迅速打开国际市场。当前,俄罗斯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均已走上了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极大地拓展了国际传播的渠道。

  传播内容多样化

  俄罗斯国际传播内容深受国家转型和历史文化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多元特征,各类内容在不同媒体中各有侧重,在内容传播体系中保持了平衡,共同塑造了俄罗斯形象。

  俄罗斯国际传播内容多元协同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看。一是宏观角度:文化多元。俄罗斯作为多民族国家,具有文化多元的显著特点,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为各种文化思潮提供了公开表达的机会,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地方文化蓬勃发展。俄罗斯政府多次提出文化传播战略,成立专门机构、建立国际媒体机构、组建专业团队,统筹推进多元文化的对外传播,并呈现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趋势。而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政府和媒体表现出政策趋紧、管理趋严的势头,一切对外传播内容须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标,以国家主流文化为中心,从国家层面保证多元文化的内在协同,形成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内容传播体系。二是中观角度:受众多元。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受众不再囿于传统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呈现出规模越来越大、层次更加广泛和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受众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国际媒体针对受众需求制作个性化媒介产品已成潮流。未来,受众分类将更加细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不能仅停留在多领域信息、多渠道传播上,还要增强多元传播内容之间的协同增效,发掘新闻事件的深层次价值,创作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化信息产品。三是微观角度:信源多元。信源多元化已成为增强报道可信度的重要法宝,各国媒体大多青睐多方信源,以此达到增强国际传播效果的目的。俄罗斯媒体在叙利亚化武事件中援引的信源种类多达38种,引用总量为889次,信源的交叉使用和印证,使俄罗斯政府在话语对抗中占据优势。在国际传播中,信源引用不仅要考虑信息的观点、内容,还要考虑作者的身份、立场,甚至要考虑传播内容是否符合对象国文化、特定受众群体等因素。所以,媒体只有充分理解各个信源的内在逻辑,全面考量多元信源的支撑作用,才能建构起思维缜密、观点鲜明的舆论高地。

  俄罗斯国际传播是一个不断转型发展的多元体系,其传播主体、传播平台等各要素协同配合,创造了“1+1>2”的传播效果,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媒体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