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维也纳”的社会改革
2020年10月26日 09: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6日总第2033期 作者:杨戏戏 单超

■维也纳公共住宅项目之一“卡尔·马克思大院” 资料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地利面临着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尖锐等挑战,当时执政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奥地利社民党”)认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在于解决贫困问题。为此,其在维也纳进行了涵盖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一系列社会改革,由于有关改革措施具有社会主义色彩,人们将当时的维也纳称为“红色维也纳”。时至今日,奥地利民众仍对“红色维也纳”时期社民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津津乐道。

  兴建公共住宅

  当时,奥地利普通工人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只有约50%的工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在这些住房中又只有18%附有独立的水、电、煤气等配套设施,许多工人的住房都存在面积狭小、采光差、基础设施配备不全等问题。在当时的奥地利,不仅贫富差距悬殊,富有者拥有奢华的住房,贫困者要么没有住房要么住房条件不佳;而且富裕人群和贫困人群的生活区域也不相同,富人的居住地通常较为靠近城市中心,而贫困者则更多居住在郊区。奥地利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曾说,维也纳作为一个大都会拥有“贵族气息的大道、讨人欢喜的设施、装饰有各种石膏饰品的建筑”,但这些繁华的表象掩盖了工人们的贫困。

  面对这种情况,奥地利社民党人认为,在城市中心兴建集中式的公共住宅可以较为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1923年,维也纳市政委员会提出计划,要在五年内建造2.5万套新住宅。在如期完成基本目标后,为了使更多的民众能够享受到这项福利,奥地利社民党将住房建设目标扩展到了3万套。据统计,1919年至1934年间,维也纳市新建了63924套住宅,近20万人居住其中。这既缓解了维也纳的住房压力,也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更改善了当地的城市环境。除此之外,有关住房建设项目还具有文化教育功能。

  奥地利社民党人认为,居住环境可以在文化传播和文化教育方面发挥核心的组织作用。为了实现新建住宅的文化教育功能,他们主要建设集中式住宅,有关建筑物体积庞大且数量众多,作为一个整体从城市中心向四周延伸。从形态上分,主要包括周边式(环绕封闭型)建筑、阶梯式(阶梯平顶屋型)建筑和超级街区式(跨区域型)建筑。这些建筑大都设有开放式庭院及配套的公共设施,包括有现代家用电器的洗衣房、游泳池、幼儿园、诊所、图书馆、会议室、电影院等,可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娱乐和教育需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场所和机会。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与他人的交流更加频繁。通过更多地参与集体生活,其群体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此外,有关机构还雇佣艺术家对公寓内外进行个性化设计,通过雕塑、壁画、金属工艺品、砖瓦等装饰物展现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社会主义思想和奥地利传统文化,营造出了一种文化氛围。因而它们在当时也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公寓”,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地方。

  进行教育改革

  当时的奥地利社民党人认为,受教育水平影响了奥地利普通工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为了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的认同感,需要对教育进行改革。针对奥地利存在的现实问题,社民党将教育改革重点放在了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上。

  为了提高普通工人的受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从事薪资较高的复杂工作,奥地利社民党开办了成人教育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教师主要由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担任,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此外,还成立了教育学院,将教师培训与科学研究联系起来,为教师及学者提供知识交流和互动平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针对当时奥地利工人识字率不高的情况,教师和学者共同开发了一种视觉教学方法,即图像统计学方法,利用图像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传播知识,降低了知识普及的门槛。此后,还专门开设了借用图像统计学方法普及科学教育的博物馆,进一步扩大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

  在儿童教育方面,奥地利社民党积极推进适龄儿童入学入托,将维也纳市内幼儿园的数量从1913年的20家增加到了1931年的113家,还建立了日托中心和社区儿童保育设施,减轻了职业女性的家庭负担。为了解决儿童因经济原因而被迫辍学的问题,维也纳为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教科书和学习所需的各项设施,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和设立假期来丰富儿童及青少年的校外生活,让学校成为一个可以促进贫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地方。此外,奥地利还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废除了体罚和以往要求女教师独身的规定,允许妇女学习法律、工程和农学,要求学校建立学生图书馆和教师教学中心图书馆,努力推动实现教育公平。

  通过教育改革,奥地利的普通工人及其后代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这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改善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其理解自身处境并形成群体意识。

  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战中,维也纳的公共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贫困和无家可归的居民数量急剧增加,生活资料长期短缺导致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城市公共卫生系统面临巨大压力。而奥地利社民党认为健康权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在其主导下,奥地利进行了大规模公共卫生改革,改善了公共服务和医疗卫生条件。

  维也纳建立了许多婚姻咨询中心、母亲咨询中心、具有体检功能的诊所以及可以提供普遍医疗服务的公共卫生系统。医院会登记新生儿的相关信息,以便定期回访,为新生儿母亲提供医疗卫生和哺育建议,普及相关知识,并帮助新生儿母亲定期到母亲咨询中心就诊以进一步获得婴儿护理知识。到1927年,维也纳已经建立了34所母亲咨询中心,为儿童及其母亲提供定期检查。也是从1927年开始,维也纳的每位产妇都会收到母亲咨询中心提供的“生产包”,这极大地降低了生育成本及婴儿死亡率。此外,为了降低人们的患病概率,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维也纳还设立咨询服务中心,为普通家庭提供计划生育、精神疾病诊断等服务。维也纳建立了众多公共洗浴设施,同时注重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向公众宣传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及方法,积极组织各类人群进行体检,仅1932年,就有12.3万人在公共诊所进行了预防性体检。多措并举下,维也纳的人口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大幅降低,市容焕然一新,公共卫生一度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通过社会改革,奥地利社民党在短短十几年内将维也纳建设成一个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的城市。总体而言,其社会政策是积极的。住房、教育、医疗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住房承担着部分教育功能,同时干净卫生的住房环境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将医疗卫生服务与教育活动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身体素质。这些社会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当时的这些改革措施既改善了奥地利工人阶级的生存环境,让其能够享有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也强调培养工人的群体意识。奥地利社民党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复杂立体的、既有教育内容又有象征意义的政党文化组织和活动网络来促进维也纳工人阶级的发展,并借此获得更多的支持,最终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然而,这种走所谓“中间路线”的改革显然具有空想性。随着1934年奥地利法西斯政权上台,社民党人及其支持者遭到迫害,大批建设成果也在战火中被摧毁。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20世纪以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执政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