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民间文艺传承的根本遵循
2022年12月07日 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7日总第2546期  作者:于学斌

  民间文艺是流行于民间的故事、传说、史诗、神话、说唱文学、戏曲、曲艺等的总称,其传承方式大都是口口相传。受现代媒体和传播手段以及现代休闲文化的冲击,丰富多彩、口口相传的民间文艺的发展受到影响,守住民间文艺的传承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文艺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濡化者。它是大众的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形塑了人们的精神气质。民间文艺的基本属性是人民性,是由老百姓自己创造的精神产品,它是大众的主要文化生活,是村落共同体、民族共同体链接的纽带。在以往,村子里会讲故事、讲大书的人最受欢迎,他在哪里,人们就会聚集到哪里,谁家有讲大书的、讲故事的就往谁家去,所在家庭就成为全村的文化中心,人们听得津津有味。

  民间文艺具有浓厚的乡土性,乡土是民间文艺的本源,是民间文艺创作的源泉,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动力。就其反映的主题而言,均源自民间,源自本乡本土的人和事,所以民间文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一种文艺作品随着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而向周围地区传播,所以,民间文艺也有流动性。

  民间文艺具有服务性,以服务人民为其存在的基础。民间文艺具有教育性,有文化涵养、文化濡化、文化引领的作用。民间文艺中充满了生活智慧,如达斡尔族的《四季歌》、赫哲族《节令歌》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每一时节的特点和人类的活动内容都在歌里体现出来,这是他们长期实践的科学总结,在娱乐中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指引作用。

  人民性、乡土性、服务性、教育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民间文艺有机的整体。目前,有些民间文艺已经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近年来,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坚守本源、辛勤耕耘,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民间文艺创作日益繁荣,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民间文艺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但在保护传承中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进行的传承活动脱离群众,展演或是汇报性演出自说自话,直接影响了传承效果,也失去了民间文艺的本来功能和存在意义。

  二是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脱离乡土,既不在乡土中进行,也缺乏乡土气息,内容附庸风雅,舞台化、程式化显著。离开乡土的民间文艺失去了基础,便失去了其内生动力。

  三是部分传承队伍基本功较弱,在传统文化转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忽视和弱化了对民间文艺原汁原味的活态保护。

  针对目前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加大对传统民间文艺保护和传承的力度,确保其本真性和传统性。为此做好两点:首先,加强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将传统形式和样态完整详细地记录下来。其次,加强传承人培训,使其基本功过硬,保证传承的内容正确、标准,一招一式、一举一动符合传统规范。虽然传统民间文艺每次表演都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规范,它有较为固定的程式、结构和基本动作,也有相应的专业基本功,需要传承人做到“守正”。守住传统是传承人的本分和职责,在活态传承过程中吃准吃透,对传统怀敬畏之心。

  二是在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中坚持以人为本。传统民间文艺为什么受百姓喜爱,就是其具有乡土性,说百姓的语言,以百姓接受和容易接受的方式表演。民间文艺生于民间,活跃于民间,更要服务于民间。民间文艺的传承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业余休闲生活为己任,在保护和传承活动中接地气,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能够接受和发自内心地喜爱。

  三是正确处理保护传承与创新转化的关系。在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打牢基础,留住传统文艺的基本要素、程序和构件等。“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守正创新,守住传统就是守住中华民族的根脉。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