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数字时代民族音乐表达与传播的新势能
2022年04月06日 09: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6日总第2381期 作者:王莹 王立锐

■《天地永乐·中国节》剧照  资料图片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各个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极具艺术价值的民族音乐作品,它们具有独特性、凝练性,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精神性总结与表达。民族音乐作品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如蒙古民歌通常表现得豪爽、奔放,陕北民歌通常表现得浑厚和高亢,而南方民歌则相对含蓄、内敛。由于历史及多种原因,民族音乐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较为有限。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民族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数字技术的创造性运用将为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传播普及以及产业化探索提供新的路径与空间。

  技术赋能:民族音乐视觉传播的新体验

  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在于其特有的民族唱腔和表演形式,脱离开特定文化语境的表演其传播效度相对有限,所以早期传播主要是基于区域自然环境的现场展演。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崛起与发展,民族音乐的传播与展演空间得到拓展,音符乐谱被转录成二进制的符码,有利于打破时空局限。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的高速传输以及高清的画面呈现为少数民族音乐的场景化表达、交互式展演提供了新的契机,以往以听觉为主导的艺术形式不断实现视觉转向。

  数字技术助力民族音乐的场景化传播。民族音乐是区别于传统视觉艺术的听觉艺术,但是伴随着视觉呈现技术以及声音传播技术的进步,仅仅依靠语言传递符号的艺术形式发生扭转。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原有听觉文本的基础上融入了舞美与灯光等视觉元素进行场景化呈现,为观众呈现具有民族气韵的视听盛宴。三维技术、5G传输技术以及VR、AR呈现技术的应用更是为民族音乐的视觉表达注入了活力。在河南卫视“出圈”节目《唐宫夜宴》中,创作者深入挖掘民族音乐元素,并进行场景化的加工改造,创造性地把手持排箫、琵琶、筚篥、钹、笛、竖箜篌等民族乐器融入其中,演奏出动人乐章,民族乐器与视觉表演完美融合。故宫博物院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演出的《天地永乐·中国节》主题视听音乐会,采用民族管弦乐的形式进行表演。融合故宫博物院藏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用民族音乐的形式呈现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与音乐相得益彰,使得声音、画面、影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音乐的表演效果大大增强。2022年河南卫视虎年春晚继续主打民乐风,推出“新民乐,国风夜”的晚会内容,以民乐演奏和民歌演唱为主,助力民族音乐从听觉艺术向视听艺术转变。

  数字技术助力民族音乐沉浸式体验。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以往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界限,观众也有更多的形式沉浸其中。全息呈现技术为观众近距离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场景下的观众可以参与即时互动的音乐体验,同时数字传输技术的进步也使得跨越时空的合奏成为现实,演奏者及观众可以通过虚拟在场感受音乐的生成,这些数字技术为观众建构了全新的体验空间。在综艺节目《明日之子》中,民乐与综艺叙事融合,如哈拉木吉的马头琴和呼麦、萨木哈尔的冬不拉、徐洋的中国大鼓,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感受民族音乐的空间。2019年B站跨年晚会《最美的夜》中依托AR技术的虚拟人物洛天依与方锦龙以一首民族乐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唤起了观众的热情;在2021年央视春晚《只此青绿》节目中,古色古香的青绿山水画与舞蹈、音乐的融合,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民族艺术的魅力。

  平台可供: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新功能

  所谓的平台可供性就是数字时代平台所具有的属性与平台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创作者可以利用平台进行作品发布,平台方也可根据用户画像进行点对点的精准推送。伴随着各种平台型媒体的崛起,民族音乐的传播有了新的渠道,各种类型的互联网平台为数字资源聚合、分发、传播提供了依托。民族音乐依托平台型媒体,对内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普及性传播,对外依托强大的平台资本可以助力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一是让小众艺术服务大众。长久以来,我国民族音乐中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具有小众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很难与主流音乐市场相融合。而数智时代平台的搭建,有效地实现资源整合,更容易实现音乐传播的“长尾效应”,真正彰显民族艺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价值取向。如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计划,支持民族音乐的视频化生产与传播,为专业艺术从业者个人魅力的展示提供了平台支持。再如,国家大剧院、中央民族乐团都开通了短视频账号,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打破了专业知识的壁垒,起到对民族艺术知识普及的效果,真正做到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二是以艺通心,更好地沟通世界。受西方音乐等外部音乐文化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音乐市场开拓滞缓。心口相传的传承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音乐发展的节奏,要扭转这种局面,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的流量资源,建立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互。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更深层次感受自身的一种载体。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我们不仅应该用民族音乐来感受自身,更重要的是借助平台的优势与世界对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面向世界,实现“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的传播效果。同时,注重传统民乐资源与平台的适配性、与时代的契合性,在对外传播中摒弃“机械主义”的照搬姿态,避免对传统文化进行歪曲解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适当的现代化解读或创造性改编,以期在面向世界时,能够向世界展现具有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

  产业延展:民族音乐文旅融合的新效益

  《2020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9年音乐演出市场总体规模达200.41亿元,而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达664亿元,数字音乐用户规模超过6.07亿人,充分表明数字时代音乐产业化的巨大潜力。近两年来,受疫情影响线下演出市场萎缩,演出市场和数字音乐产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数字时代音乐产业原有链条被重构,相较于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数字音乐产业的产业链条延长。生产者、平台方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创作者甚至可以直接实现和消费者对接。同时,民乐元素嵌入影视行业、旅游行业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打通音乐与产业之间的链接渠道。在产业化探索方面,民族音乐不断突破圈层壁垒,跨界联动,拓展多种可能。

  一是民族音乐与综艺节目的互动,从听到唱,从唱到演,从演到社交,这是民族音乐与综艺节目互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安徽卫视的《耳畔中国》、北京卫视的《传承者》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主题,实现民族音乐与综艺竞演融合。《传承者》在第二季和第三季都邀请了中国马头琴学会会长齐·宝力高到场演奏,助力蒙古民族音乐的传播。还有一些综艺节目设置了民间采风、民间歌手与嘉宾同台传唱民族歌曲的环节,让相对小众的民族音乐走向普通大众。二是因地制宜,与文化旅游业联姻。在内容上,传统民族音乐本身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特定的文旅场景进行展演,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互动,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促进了民族音乐的传播。如山水实景演出“印象”系列项目,创造性地把民间歌谣和实景山水结合起来,把艺术和商业交互融合起来,既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给当地创造了经济效益。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民族音乐不仅事关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它探索并解决的是世界范围内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面向未来的共同难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