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文科背景下打造一流影视专业
2020年07月24日 04: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24日第1974期 作者:余韬

  2019年4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计划在2019—2021年的三年时间里,建设一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通知》还在建设原则中强调了要“突出建设专业的‘示范领跑’作用。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10月30日,教育部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开宗明义,提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从一流大学建设到一流专科专业建设再到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设计者的建设思路已经清晰明确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扎实有效地推进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支撑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根本,是实现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基石。
  
 
  课程规划融入
  跨专业、跨学科理念
  
  在新文科背景下推进影视专业课程建设,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一流影视专业,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并牢牢抓住“新文科”这一概念的内涵,立足高校自身优势特色,从专业培养目标上寻找突破口。所谓“新文科”,“新”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各学科知识的融通与交叉,“新”在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知识体系和素养,“新”在专业课程对学生问题意识、学术视角的训练,“新”在培养具备综合性、跨学科、融通性的复合型人才。“道/器之辩”的理论思考告诉我们,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培养,决不能仅仅局限对技艺的训练,而应强化学生对“艺术之道”的理解。“艺术之道”离不开“文史哲之基”,从这个角度上看,将影视这一艺术类专业积极主动地纳入新文科体系,实现“文/艺交汇”,是提升此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打造符合新文科需求的戏剧影视类专业,课程整体规划需要融入跨专业、跨学科的人才培养理念,设计出兼顾技/艺、文/艺的复合型课程体系。笔者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在5年前将影视类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厚基础、通技艺、能跨界”,并以此为基点开展了“双基双能”课程模块体系建设。“双基”指的是“人文素养基础模块”“艺术素养基础模块”;“双能”则代表“创意生成能力”“创意表现能力”。“人文素养模块”的课程纳入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基础课程体系,“艺术素养”“创意生成”与“创意表达”模块构成专业培养中的核心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选修课进一步满足学生在知识、能力拓展和差异化发展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双基双能”课程体系,旨在以专业基础与必修课凸显并强化专业内涵,以全院4个相关专业共享的选修课扩展学生学术视野。此外,我们还从培养计划中拿出了4学分,鼓励学生按照自身需要,选修学校(甚至跨校)其他学院的课程,以此来真正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围绕新文科建设内涵,在明确培养目标和落实课程体系设计后,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就成为了实现目标的“最后一公里”。为了解决传统课堂“重知识传递,轻能力素质培养”这一老大难问题。我们根据影视类专业的实际特点,探索了一条以工作室为依托的教学模式改革之路。学院工作室建设的原则是:理论创意打基础、实践技能强特色、团队合作出成效。通过工作室建设,优化了影视课程内容和教法,以工作室建设促“课程群”聚合,以课程共享来促进师资共享,满足人文艺术相通、理论实践并重的学生培养需求。在近5年的时间里,学院积极建设了“影视评论工作室”“纪录片研创工作室”“微影视工作室”“剧本创意工作室”“节目策划工作室”以及“戏剧研创工作室”等近10个师生研创共同体。在日常的实际课程开展中,能纳入工作室体系的,尽量以工作室(课程群)为依托开展;不能完全纳入工作室的课程,依然以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展开,同时发挥工作室的“第二课堂”功能,辅助和充实传统课堂教学。经过5年的建设,学院已经实现专业教师全员入群,依托课程群建设的工作室覆盖了学院50%以上的专业课程,70%以上的学生加入了与自己专业兴趣相关的工作室。工作室孵化的学生作品入围了包括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OneShow国际青年创意训练营等在内的多个国内学界、业界重要奖项,3部长片电影剧本获得影视公司的青睐,购买版权并投资拍摄;工作室师生共同参与编撰了横店、东阳等地的影视产业发展报告和发展规划;工作室学生专业的影视理论和评论文章屡获国内各类影评征文大赛一等奖。

  以工作室为基础的课程改革,很好地发挥了集聚团队、联动师生、支撑实践课程、实施学科竞赛、对接社会服务等平台功能。依托工作室,以课程/课题/项目/竞赛为纽带,由教师带领学生在阶段内完成特定教学、创作、研究任务,激发了师生参与的主体性、知识的共享性、活动的交互性和专业的成长性,建构了具有开放、多维特质的师生学习生态。探索了一条理念先进、目标导向明确、教学方法多元、评价体系科学的课程建设之路,真正让戏剧影视类专业的课堂“活起来”。
  
  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在师范院校开展影视专业教育,还有一项意义重大、示范效果突出、可被重点挖掘的特色——中小学影视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

  视听媒介是世界交流的通用语言。当前的教育产业、信息产业和娱乐产业都变得越来越依赖于影像。以影视为代表的视听媒介在提高公民基本素养的进程中起到了持续的重要作用。从宏观的社会、文化发展角度看,对影视这种独特、重要语言的掌握,必将成为青少年基本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视野缩小到影视行业的范围,也可以非常肯定地说——青少年是电影产业发展的未来。这一判断并不仅限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成为影视创作的主要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将是电影观众的核心构成。因此,在中小学普及影视教育,是我们把握立德树人教育方向,把握中国电影未来发展轨迹的重要手段。

  2018年12月,教育部联合中宣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肯定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力争用3—5年时间,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基本普及”。中小学影视课程的师资建设,是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是基础教育的中流砥柱,师范类院校的影视专业教育,不仅要为影视研创及相关专业领域输送人才,也应当更主动地承担起为中小学培养优秀影视教师这项重要任务。在时代机遇面前,师范院校的影视专业课程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对接需求、展开探索。首先,可以在专业学生培养中积极探索“中小学影视教育”方向。落实到课程建设层面,可以尝试在专业课程中设置诸如“课程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等相关的教育学基础选修课程,为有志于从事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影视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基础。其次,影视专业可以组织教师积极开发兼具普适性和专业性的优质入门课程,积极对接学校特色,以全校“公共选修课”的方式,主动将视听思维、影视素养输送到各类师范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努力实现影视专业与基础教育的交叉融合。

  新文科表面上是解决学生培养的问题,专业通过整合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批判力、理论指导实践能力以及文化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然牵动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及教学体系的重构升级。建设真正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新文科专业,绝不是简单生硬地拼凑文、史、哲、艺课程,搞专业“大拼盘”。新文科讲究的是交叉,讲究的是融合与融通,以新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引领课程质量提升,新的知识结构塑造新的思维体系,以新的思维体系解决新的现实问题。这就对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承担主要责任的教师在能力、知识、观念、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标新文科任务,努力推动新文科背景下影视专业课程改革,也是在促进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与成长。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