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还在探索之中。时不我待,给予艺术学科更大促进力的时刻已经到来。戏剧与影视类学科成为学科门类之后,在相互交融、借鉴和组合中,已经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学科体制。当前,该学科和专业还是按照既有规律在运行,其中,戏剧与影视学13个二级学科专业,或者说4个主要领域(即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再加上延伸而具有独立特性的播音主持、动画等专业,都依然在自有体系中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完善和建设。但是,当迎来新文科建设的时候,戏剧与影视类学科就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积极展开调整、借鉴、学习和发展。
可以说,新文科建设不是打破旧有传统,而是更多地滋养新的触发因素,以使学科建设适应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新一代人接受教育的需求。新文科建设在观念和发展趋向上与过去要有所区别。新文科建设视野下的戏剧与影视类学科,应该清晰认知自己在时代、文化和教育发展之中肩负的使命与更大的发展趋向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视野拓展的建设思路。所谓“视野拓展”就是戏剧与影视类学科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学科发展,而应看到更开阔的新文科建设的视野前景。戏剧与影视类学科要意识到艺术以及其他学科给予自己的滋养,毕竟只是比较弱小的艺术学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对于相邻学科,比如人文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等有更多的借鉴,对于社会学科有更好的学习,更要借鉴理工科的逻辑思维,特别是计算机学科给予自身学科长足发展所提供的经验。艺术学科本身是一种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学科门类,其必须以情感表现的方式来决定学科的生存。例如,与其有亲密关系的文学学科给予剧作指导,历史学科给予整体历史和真实性的映照,哲学学科给予理性思维和哲学思辨力的影响,计算机学科给戏剧与影视类学科带来高新技术的包装,等等。无论是舞台表现,还是影像表现,所给予的新的处境,都会使学科的拓展延展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互勾连的融合优势。戏剧与影视学从属于艺术学科,艺术学科门类之间的相互勾连显而易见,但当我们过分强调学科自足自立时,其实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音乐、美术、设计、舞蹈等门类对于戏剧与影视学科相互依存的影响力。戏剧与影视学作为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学科门类,理当和艺术多样学科之间强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文科视野下,这种关联度应当得到促发和激励,戏剧、戏曲、电影、电视、播音主持、动画等专业领域之间,更需要相互参照。我们说,电影学科的剧作离不开戏剧学科的影响,当下影视的传播力也使得戏剧改编和文学剧作影像化的影响、传播逐渐扩大。戏剧舞台表演,如戏曲、话剧、歌剧之间,都在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在舞台表现上,影像的介入越来越明显,作为学科公设的表演学科,无论是在电影电视创作,还是戏剧戏曲表现中,虽然存在差异,但其表演所确立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同时,影视、戏剧表演也包含了美术学科、舞台设计学科以及音乐学科所给予的无法或缺的影响力。
强化审美的独有品格。新文科背景下看待戏剧影视类学科,不仅要看到学科专业之间所放大的差异,更要看到专业之间在知识传授和表现上的诸多共同性。比如表演形态、镜头语言、人物性格、叙事方式、桥段设计等,都抵消不了作为艺术学科审美品性的一贯性。大到艺术整体学科,小到戏剧与影视这一具体性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创造都是为表现人的内心情感需要而进行的艺术再塑造,都是以审美作为追求方向。尽管在专业门类、艺术流派以及题材类型中存在差异,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对于以艺术形态来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都将立足于审美意识和审美满足的基点上。新文科建设的拓展需要坚守强化戏剧影视学科对于审美的追求,最大限度地借助现代技术来助力发展。同时,又不能让现代技术、高科技和市场商业化抵消或者抹杀其最根本的生存点,因此,审美要义的坚守,必然不可更易。
适应大众的传播接受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文科建设面对的是大众接受和大众传播模式的转变。尽管戏剧影视类学科更多注重于外在呈现,无论是在舞台、公众场合,还是在银幕、荧屏中,其艺术表现形态都不同于书籍纸质文本的传播。互联网时代,传播受众的心态、接受方式,以及传播形态都在发生改变。由此,学科发展不能忽视互联网对于银幕、荧屏传播所产生的极大影响,任何影像传播方式或者舞台呈现方式,都必须更多地融入互联网的传播界域,包括文本信息、接受方式和评论方式的传播。这将使得学科建设要更多地介入高新技术,注重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生存方式对于学科建设的影响。网络语言、网络生存方式是新时代的特点,年青一代将更多地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来知晓、传播、评价和认识影视戏剧戏曲。无论是舞台表现,还是影像表现,都无法漠视传播形态上的变化。此外,年青一代借助互联网的众语喧哗以及粉丝经济所构成的影响力,都会对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的生产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加强现实表现和实践性。新文科建设视野下,戏剧与影视学有自身的面向现实表现的优势,无论是在戏剧舞台还是在银幕荧屏,强化对于现实的关注和现实的艺术化表现,是促使学科获取更多大众欢迎的命脉所在。除了戏曲要更多地在传统文化中深度探索,寻找现实大众对于文化承传的接受性之外,其他戏剧与影视类学科也要花力气去挖掘如何表现现实生活。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进行艺术化的深入表现,是戏剧与影视类学科需要承担的职责。戏剧与影视类学科更多地带有贴近时代的实践性,对于喜爱戏剧的人们而言,他们更多地希望在戏剧中看到与生活贴近的一种新的探索和思考。除了电影电视外,戏剧与影视类学科还应该探索多样的影像方式来表现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多角度地展现人们心中期望解决的生活焦点,实现人们心目中梦幻似的理想追求。同时,我们要给教育对象更多投身生活的热情,推进戏剧与影视学科更多的结合现实的实践性。
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向。新文科建设也打开了一个立足于当下的互联网时代的新局面。由此,关注未来,须面对智能时代为新形态艺术创作带来的发展前景。有观点认为,未来智能机器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覆盖或者替代现有的许多职业和许多技能。无论是智能时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传播媒介更多地借助智能、物联网来造就电影电视的生存和发展,影视创作和舞台剧创作都将会产生一些难以预知的新变化。所以,创作要适应智能时代的发展。智能时代,人们对于电影、电视、戏剧、戏曲认知的转变,将会改变学科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及早谋划应对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发展路径,这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学科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预计在智能时代,戏剧与影视学科中的播音主持专业将会严重受制,它的生存与否都是显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及早开启思路,直面问题并开拓创新。
(作者系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