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西传中做好文化传播
2023年02月27日 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27日第2598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学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为实现真正的文明互鉴提供了诸多可能。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迫切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思考如何更为深刻、系统和准确地推动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

  努力搭建跨文化沟通桥梁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过程,对译者沟通能力和技巧有着特殊的要求。即便是简单的语言问题,也必须从文化沟通的高度去考虑才能行得通。正如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所说,译者如同工程师一样,要想搭建一座能够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必须用外国人看得明白的语言来表达,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好话语转换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文化元素,从而让外国人听懂中国故事。译者建设的桥梁越是平坦,越是宽阔,沟通就越为通畅,也越能推动中国翻译事业实现国际传播任务。

  译者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文学翻译所强调的重要方面。对此,同济大学中华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基地主任陈琳提出了“文学译写”的方法,更强调译者的写作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将民族文学的特点用世界文学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让中国元素更好地走向世界,为更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这背后显然需要考虑民族与世界因素的平衡问题,以及译者在归与异之间的考量。

  “译者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但仅凭其一己之力是无法更好地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有一大批作者、译者和学者,特别是中外学者共同持续努力,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和融进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振武表示,中国文学“走出去”离不开优秀的翻译和译者,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的是具有文化自觉、创作自觉和翻译自觉的专家学者和翻译家。同时,要做到与目标语国家的专家学者和翻译家通力合作,因为目标语水平和思维方式往往决定着译作能走多远。文学文化翻译不光是翻译问题,还与国家影响力、文化认同、思维方式及认知惯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为此,我们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弘扬中国文学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进文化强国进程。

  探寻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路径

  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并非中国一厢情愿的自我独白,而是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鉴,我们要从整体角度来理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洪涛表示,世界文学话语实践的一个重要面向,就是从整体的角度阐释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为中国文学的全球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助力。在新的世界文学模式中,我们把世界文学看成离开本源地,进入异文化空间流通的文学,或者是把世界文学看成“世界化”文学或“世界中”文学。

  显而易见,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涉及复杂的话语系统和问题系统,至少包括文学、翻译和传播三个领域。对此,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认为,我们应该从理论、技术、认知等方面展开探索,充分融合比较文学、海外汉学、翻译学、传播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基础理论脉络和前沿创新路径,找寻中外学界关于文学翻译、传播、接受和影响研究的对话合作基础与理论创新源泉,形成理论创新合力。我们还要充分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地方性与世界性问题。

  “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尤其要处理好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之于当代文学研究的关系,这个问题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关注。”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季进表示,全面深入地展开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不仅有助于透视海外世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态势,也可以帮助我们辨识西方学术界所秉持的历史意识、政治倾向及叙事伦理,揭示其在探索当代中国社会镜像时的立场和思考,显示中国当代文学之于“世界”的意义。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并非一个平和的过程,文学与文化的跨语境传播面临着千差万别的文化异境和历史渊源,而唯有真正地聆听和理解这些域外之声,中国当代文学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精准促进中国文学对外传播

  面对丰富的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现象,如何加强传播理论建设,探索精准有效而多元的传播途径,已成为文学传播的题中之义。突出和强调中国文学的文化功能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认为,我们应该提倡文学的文化功能,使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赋予中外文化沟通和文明互鉴的意义。在具体的传播方法上,亟须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学的翻译质量,扩大中国文学的传播途径。同时,要加强对中国文学的世界文学意义和世界文化意义的阐释。要以文学审美的方式,让海外读者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感悟延绵数千年的中国文化精神。要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感受一个古老民族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文化气度,体会中国人从“中国之中国”到“世界之中国”不断开阔的世界视野和“天下为公”的人类情怀,见证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当代中国的萌生和生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教授韩子满认为,我们要更注重世界性,打破国际上的偏见与刻板印象,以一种立体全面的思维看待并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除了在文化阐释方面充分发掘中国文学的普适性之外,还要不失时机地利用现代数字人文手段精准传播中国文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教授耿强提出,需要注意中国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数字生态环境变化,利用数字人文的量化手段,采用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对海量的中国文学域外评论和反馈进行知识挖掘和模型建构,及时、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发展趋势和接受动态,精准地促进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

  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学者的责任与使命在肩。朱振武表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离不开具有良好双语文学文化素养、心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学者。在翻译学成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翻译学科应成为培养以母语为基础的双语乃至多种语言自如转换人才的重要学科。我们要始终立足中国文学文化,不断优化中国文学的传播理论与传播途径,在中学西传中做好中国文学的话语构建。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