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革重塑世界教育新理念
2023年02月22日 09: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22日第259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晶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为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迅猛,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远影响,也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技术变革与开放合作成为未来各国教育同频共振、共同应对“发展之变”的关键词。

  在2月17日举办的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全体大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回顾了过去十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突出成就,表示教育部将以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的战略部署为根本遵循,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不断创新改革,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开放合作打破教育资源壁垒

  近年来,世界格局在新冠疫情、大国博弈与地区冲突的影响下不断调整变化。面对种种不确定性,携手应对经济、社会及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其中以交流沟通、传播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教育是合作的重要方面。

  怀进鹏表示,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必须应时而谋、顺势而为,牢牢把握时代潮流,坚定合作信心,不断提升教育发展韧性。具体要做到三点:一是充分发挥机制平台作用,深度参与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加强在教育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全球教育共同发展;二是全面深化数字教育合作,推动教育现代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合作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能力,实现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发展;三是广泛开展交流互鉴,夯实合作基础,在切实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创新设计更多交流项目,不断增进友谊,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

  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德国作为中国国际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应邀担任本届年会的主宾国。会上,德国驻华大使傅融(Patricia Hildegard Flor)在致辞中肯定了中德两国在过去为学术和科研交流所做出的努力,表示两国教育交流发展前景乐观。德国大学校长会议主席彼得-安德烈·阿尔特(Peter-André Alt)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高校间的合作不再有统一的标准。要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必须增进了解与互动,促进学术成果互认,共建可靠透明的学术机制,通过互相学习语言和文化建立更深厚的信任。

  尽管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世界秩序调整引发了种种矛盾,但和平与发展仍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主流价值。针对全球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大会主席圣地亚哥·穆朗(Santiago Irazabal )表示,教育与社会、经济、生态一样,都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团结起来利用新兴技术为教育创新和知识共享贡献力量。

  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

  技术更新推动着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也更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将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学界变革新特点总结为“融合”,一方面是学科内部的交叉融合,进而诞生新的学科体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要主动融入社会,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支撑社会、引领社会,为时代变革提供智力支撑。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表示,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高水平人才,要将跨学科研究的优势转化为跨学科教育的优势,把通识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探索建设跨学科专业和微专业,以管理体制改革为牵引,构建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强的新型跨学科学术组织,促进不同学科、机构间合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国家发展目标和任务日趋多元,各类目标与秩序等量齐观又相互制衡,如何在其中取舍,得到育人铸魂的最大公约数,考验着教育界的智慧。她建议从志向、能力、素质、眼界和情怀五个方面着手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其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尊重情感、鼓励个性、保持人的主体地位,将科技、数字伦理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刘宁荣表示,数字技术在增强学习互动性、促进学习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为教育带来了知识碎片化、信息真假难辨等新的挑战。在信息时代,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以及人文关怀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他强调,尽管技术不断更新,但教育的初衷始终是培养有良知有道德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敢于创新和突破的人。

  推进国际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是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必由之路。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陈建国认为,高校作为知识生产者和人力资源培育者,在产学研用链条上起着决定性作用。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教育和科技交流。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校长休·布雷迪(Hugh Brady)以该校分子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为例,描述了产学研用创造的双赢局面。他表示,不同学科、文化背景的科研团队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同解决本地居民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也为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