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促成中国式现代化腾飞
2023年02月21日 10: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21日第2594期 作者:图罗·维杰瓦尼(Tullo Vigevani)/文 白乐/译

  学界普遍认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施无疑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注入了强大动力。伴随着对全球竞争力理念的认知与评估、对西方文明成果的扬弃与超越,中国人民在历史中摸索探寻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强国富民之道。这一全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离不开中国几千年悠久历史和社会传统积淀而成的“国家意志”。这种坚定的意志,对外能够有效对抗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治理体系带来的挑战,对内能够转化为追求更强国际竞争力和更大社会创造性的不懈努力,从而促成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步与腾飞。

  国家政策对现代化进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进程是由许多片段组成的,其中有断裂性,也有连续性。长期积累的某些历史条件会导致深刻的变化——正如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所说的那样,这不仅仅是关于时间累积引起的改变,更是由社会客观条件发生的变革。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革命道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着自我革命的经验,可以说,这对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任何国家,国家政策都对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主义理论”对这一议题曾进行过激烈的讨论。在拉美地区,发展主义代表人物塞尔索·富尔塔多(Celso Furtado)、胡安·卡洛斯·普伊格(Juan Carlos Puig)、赫利奥·雅瓜里贝(Helio Jaguaribe)等人在这一领域的作品堪称经典。毫无疑问,从1978年开始,中国现代化建设就将国家政策的重要性置于首位。人们普遍意识到,对于先进现代技术的引进、吸收、发展、创新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大关键因素。与拉丁美洲国家不同的是,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中国在国家层面制定了鼓励技术创新的长期现代化政策,创设了具有“自主特色”的高质量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最终实现了技术领域的自给自足。在全社会创造一种投身研究和自主创新文化的同时,中国始终保持对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的新型技术进行学习的态度。

  对科学技术部门的投资、对提高生产力的重视等强有力的改革,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全新的社会飞跃。如今,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供职于高水平的研究中心、技术公司和国防军工企业。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他们清楚地知晓如何用自己的知识促成国家和社会的长足进步。在这一力量推动之下,中国在经济、工业、军事生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在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天文学等领域迅速跻身世界前沿。

  加强对中国“国家意志”形成条件的理解 

  如今,在一些所谓的核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避免中国在所有关键领域包括经济、军事、文化和软实力方面的“霸权”,以及在知识、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优势,而这正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家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来自联合国和经合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在现代知识领域对美国的超越已经存在,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这些数据鼓励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效仿中国在现代化实现方面的做法,并主动去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步是如何发生和继续发生的。理解这一过程并不简单,它涉及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对中国的政治结构、社会文化和国家组织的认知,以及对中国“国家意志”形成条件的理解。在巴西,“国家意志”虽然被认为很重要,但仍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达成这一目标的社会共识远远不足。

  西方现代化加剧大多数人的不满 

  18世纪以来,英国“曼彻斯特式”的工业化集中发展之路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篇章,以自由竞争等放任政策为特点的自由资本主义随之进一步发展。以煤炭为主的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纺织业及铁路运输的大力发展等工业化模式在西方世界得到了大范围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西方工业化模式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但其基本要素得到了保留与沉淀。继英国之后,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及其他西欧国家纷纷走上了现代化之路。随着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上工业产量最高的国家,这一模式达到了另一个极点。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从本质上而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动力在过去和现在依然是资本对财富再生产和财富扩张的兴趣。这种对资本积累的疯狂追求决定了矛盾、危机、抵抗和对立必然成为西方现代化的内在属性。在一些西方国家,现代化在各领域、各群体间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性加剧了大多数人的不满,公共机构为全民服务的能力日渐羸弱。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公共服务能力未能成为国家政策的优先考量目标。正如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等学者所主张的那样,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满足最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是当务之急。

  在完善的民主环境之下,政府应与底层群体保持对话,但在一些西方国家,社会紧张局势和利益分歧是通过暴力来解决的。在促成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政府本应通过社会力量组织及公共事务处理起到缓和、调解社会矛盾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及其领导力量在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全国共识方面的卓越能力值得称赞。毫无疑问,中国近几十年所取得的现代化及社会发展成就,对巴西等拉美国家以及美国在内的最发达国家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系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国际关系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