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价值新蕴和理论逻辑
2023年02月21日 10: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21日第2594期 作者:胡锐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就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和科学规划,是国家执政方略和理论体系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中国式现代化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对新时代新征程中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科学回答,是对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方略的结构性再加力、系统性再提升和科学性再丰富,既包含了科学的实践方略建构,也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新蕴、理论创新和理论建树,深刻把握其意涵是我们在当前和未来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原点。

  进一步明确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范畴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最关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了现代化从“重物化”到“重文化”的重大转型,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宏观框架内,防止和避免“纯物质”驱动和追求单一性现代化指向,把关心人、为了人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制度环境和技术条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类治理实践之中,把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理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合理的治理措施实现这些战略安排。

  二是以活力为表征的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治理效能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化程度的直接表征。提升治理效能,本质上就是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增强社会活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释放社会主体的自由和创造空间,激发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巨大潜能,使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成为国家治理的动力源泉。

  三是以共享为原则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制度设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既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又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理念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论意蕴和实践内涵,既共享当下又共享未来,既共享发展又共享成果,既共享机遇又共享资源,既内部共享又外部共享,既要造福于民又要胸怀天下。总体来看,共享既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和追求,承担着重要的分配职能,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内在统一、普惠与普世的内在统一,共享范畴的确立并由此延展开来的共建、共治理念,充分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目标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的初心。

  四是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治理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根本组织保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必将使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权益得到更充分保障,国家治理根基更加牢靠。

  系统建构现代化的制度重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宗明义阐明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领导制度作为根本遵循,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最终目标,进一步彰显了制度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首要地位和关键作用。

  实践和理论证明,制度建设是治国安邦之根本。自有社会组织以来,制度建设就成了人类社会一切时代、一切国家的首要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把国家“管得了”“管得好”的问题,把制度建设摆在国家建设突出的位置,在认识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同时,我们党也深刻认识到,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仍然面临着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人民幸福,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要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磅礴动力。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一次系统地以中国式现代化来统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图谱,明确提出要在如何“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方面形成制度群,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治理体系,而最终的目的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切实完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职能和政党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分为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对内职能、对外职能等不同职能。这些职能的治理效能如何、彼此之间能否形成良性的关系,完全取决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迭代更新。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基本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并在不同时代体现为不同内容。在生产力落后时代,我们的上层建筑完善程度较低,反作用的形式和力量也比较单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上层建筑的内容也随之丰富完善,并慢慢转向以制度为中心的“制度之治”“法制之治”“文化之治”和开放共享的“全球之治”,由物质导向转到人文导向、由封闭发展转到全球互联互通。实践证明,越是进入科学和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国家职能的实现越是需要系统而多样,对外交往的职能也就越迫切。

  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和依托的全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推进,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全球互联互通势不可当,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变,需要更加多样、协同、开放、共享、统一的协作体系来统合国家各项职能,提升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决定,就是顺应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着力解决国家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之间的有效联系,发挥现代化的整体推进作用的科学决策。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必将更加有效释放社会生产力,把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各项国家职能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辩证和平衡发展的现代化,是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全面推进、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

  这一论断充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普遍联系观点和系统论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光辉。这一论断充分确认,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中国式现代化不会也不可能是封闭的、僵化的,更不可能是复古的、守旧的,而是系统的、全面的、平衡的、发展的。

  有力创新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马克思考察社会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马克思认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我们党结合中国国情,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先后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全面科学发展”等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到推进现代化战略和实现现代化终极目标的高度来实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的如磐初心,是对人的发展路径和目标的又一次理论新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风险治理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