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经典小说历久弥新的魅力
2022年07月18日 07: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18日第245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司若兰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中国小说文学独树一帜。从先秦神话传说、六朝志人与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到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再到“五四”以来的现代小说,绚丽多彩的中国小说文学花园吸引了无数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在山东大学文学院日前主办的“中国小说论坛2022”上,与会学者从文献考证、叙事特征、人物塑造等角度,探讨了我国不同时期小说文学的魅力。

  坚持考论结合

  我国古代小说在抄印、流传过程中,同一部小说形成了不同传世版本,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往往影响对作品的理解。因此,文献考证通常被视为古典文学研究的基础。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基础工程,却不是文学研究的旨归。版本研究要与作品的思想、艺术的研究结合起来才有价值。如《三国演义》的不同版本差异、不同版本的改动,往往反映了成书背景、改编者的创作意图、价值理念等。基于这些案例的考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齐裕焜认为,考证派的版本研究是有价值的基础工程,但同时,我们还需要在考证基础上进行考论,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尽管小说的创作叙事带有虚构性,但作者却并非绝对地“置身事外”。美国文学理论家韦恩·布斯曾提出“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旨在强调作者人格或意识在小说叙事文本中的体现。“对小说作者的考证与作品的解读,可以相互印证。”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袁世硕认为,小说作品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生活经历、认识和感受等。对于古典文学作家研究而言,除了诗文以外,小说作品同样可以作为研究作家思想和生平事迹的依据。针对罗贯中籍贯之争,袁世硕认为,《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大量叙事细节表明,罗贯中应为山东东原(今山东东平)人。

  谈到对我国古典小说作品的研究心得,齐裕焜以《三国演义》的研究为例,提出研究者应关注历史原貌,重视版本比较,关注话本、戏曲等其他艺术作品,重视后世评注,注意作品在小说史、文学史中的地位。

  揭示叙事特征

  我国古典小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叙事风格,其中既有文人创作的贡献,也不乏民间传承的智慧。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纪德君在研究《水浒传》的叙事特点时发现,我国古代白话小说是从说唱文学中脱胎而来的。长期以来,学者们容易忽视它们的口头叙事特征。对《水浒传》的研究应该将其重新放回其赖以生成的口头传统中,与民间“说话”关联起来。《水浒传》的口头叙事具有韵文散语的因袭套用、人物形象的描述与提升、主题与范式的灵活运用等特点。

  研究我国古代小说人物时,不仅要进行艺术形象分析,也要关注人物在小说中承担的叙事功能,兼顾人物与叙事之间的内在联系,阐发古代小说人物叙事的本土性艺术特征,以拓展我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的空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魏崇新看来,宋江是《水浒传》的核心人物,在小说中起着联系人物、链接情节、贯通结构、表达“忠义”主题的作用,其人生轨迹与小说叙事进程形成了一种顺向同构关系,构成了小说叙事结构的主线。因此可以说,宋江这一人物具有叙事中枢功能,具体包含“江湖叙事的聚合功能”“梁山叙事的导航功能”等。

  在我国文学艺术中,叙事与写人形成两道文本审美风景。我国古典小说在流传过程中所融入的以序跋和评点为主的小说评语,对此多有评述。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桂奎认为,小说评语多由各种文学艺术评说术语援引借用而来,以传达叙事与写人美感为主。这些写人评赏,常以“传神写照”及其相关术语为圭臬,介于“形”“神”二者之间的“态”“心”等要素,超乎“形”“神”二者的“象”“影”以及“性格”“情理”等要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均应成为我国写人文论的重要内容和有机构成。

  走向现代转型

  近代以来,我国古典小说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通过与古代文学对比,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忠认为,我国近现代小说是目的论引导的文学现象,如革命小说推动着社会民众的精神世界改造,鲁迅先生的小说意在改造国民性、唤醒民众,成为抵御外来侵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舆论与宣传工具。在这种语境下,现当代小说积极关注现实,参与社会运动。

  近现代中华民族的苦难经历,也成为我国当代小说的主要题材。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洪岳重点考察了当代作家吴文莉的长篇小说《叶落长安》。这部小说写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韧生命力,同时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直面苦难民族历史的勇气、想象或还原历史真实的描写功夫、叙述和对话的精湛把控力,从而使其作品体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格。

  一些当代优秀小说作品的海外翻译现象引起学者关注。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宁明认为,翻译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需要在多元文化系统中进行考察。作品自身的艺术品格、作家对待译介的态度,会影响译者和出版社对作品的选择和翻译。译者的文学素养、翻译策略、翻译水平,以及出版社的商业利益,乃至译入语文化要素等,会直接影响译作对原作内容的选择、删减和改写等。最终建构的译作能否被读者接受,则受多种因素影响。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