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型学研究方兴未艾
2022年07月18日 07: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18日第245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孙美娟

  语言类型学是语言学家为了探寻语言间的某种联系,尝试从不同角度对世界上所有语言进行分类,试图从中发现人类语言结构的普遍特征、语法现象的内在联系类型及语言共性的一门学科。时至今日,这一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学界日益受到重视,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上体现出新的特点。

  研究呈现新态势

  1963年,美国语言学家约瑟夫·哈罗德·格林伯格在《某些主要与语序有关的语法共性》一文中,归纳出45条语言共性,在语言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学界一般以此文作为语言类型学的发端。该学科发展至今,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较具代表性的成果当属《牛津类型学手册》和《语言学理论研究丛书》。

  相关学者在开展跨语言研究与合作时,不仅围绕语言类型学的现象开展研究,还深入其内部进行探索。北京语言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福祥认为,从国际上来看,经过数十年发展,语言类型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重要节点。进入21世纪以来,该学科研究在范式上有一个重大转型。人们从以往关注语言的相似性转向更加关注其多样性,尤其是聚焦于语言类型学的一些重要特征在世界语言中的地理分布模式及其历时动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刘丹青认为,近些年,国际语言学界对语言类型学的一些概念如语言共性、语种差异等进行了反思和理论升华,提出了比较概念和描写范畴的区别等理论。另外,语言类型学在研究中特别注重吸收最新研究方法。例如,近年来,语言类型学研究中兴起的一种描写工具——语义地图,尝试采用大数据等方法,使得跨语言研究中涉及的功能和形式上的差异得以更精准、更清楚地展现出来,从而有效推动人类对语言共性的研究。

  国内早期的语言类型学研究以译介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语言类型学研究高速发展,呈现多角度、全方位发展的态势,在各个领域都有更为细致深入的描写和研究。从国内语言类型学发展来说,其最大进展是该学科已经逐渐从冷学成为显学。刘丹青表示,从国家级科研立项到成果产出,语言类型学已备受关注,语言学各学科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引进了类型学的跨语言视角,将语言共性作为论证依据。另外,在语言类型学成果中,既有理论方面的探讨和创新,如语言库藏类型学的创设、语言地理类型学的深化,又有类型学基础建设性的成果,如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参考语法丛书、民族语言语法文本标注丛书等。

  从总体上看,目前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对象趋向区域化,主要关注各研究对象范畴内部的细腻化多维参数及其相关性;语言类型学研究方法趋向定量算法和对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尤其是,随着区域类型学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特定区域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个别语言中的特殊现象得到语言类型学学者的高度关注。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金立鑫表示,最近国际类型学权威刊物Linguistic Typology(《语言类型学》)发表的很多论文都以区域类型学为主要内容。如一些论文研究了泰语以及其他东南亚语言中的量词、温州方言的运动事件词汇化现象、阿巴扎语中的疑问动词等。

  加强语言共性认知

  语言类型学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当今语言学界研究的新兴学科,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国内语言学界关于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与国外的语言类型学研究相比,我国对语言类型学的关注力度还不够大,研究也相对滞后。

  跨语言视角是语言类型学发展的立身之本,只有加强对普通语言学的重视,语言类型学才能有丰沃的发展土壤。刘丹青提出,语言学至今未被确立为一级学科,这严重束缚语言学整体的发展,而语言类型学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与此同时,有些语言类型学研究者缺乏对人类语言的总体关注,以研究所在学科的语种为最高目标,较少关注和参与国际上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讨论。这不仅阻碍了语言类型学自身的发展,还影响了中国语言学的国际表达。

  目前,国内语言类型学研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一些成果只是被贴上“语言类型学”的标签,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尽管语言类型学研究一定要进行跨语言比较,但是跨语言比较不一定就是语言类型学。吴福祥提出,有些学者只是简单地将跨语言比较等同于语言类型学研究,以研究中引用一两个其他语言的例证来做语言类型学研究,忽略了语言类型学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框架,它有一套复杂精细的技术方法和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所以,如果要规范地进行语言类型学研究,就必须认真研读经典文献,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

  语言类型学研究中的另一个困难是某些工具性术语缺乏操作性定义,这种现象增加了读者和研究者的使用难度。金立鑫表示,操作性定义的好处是界限明确,可以重复,可以验证。但遗憾的是,很多文献只用内涵性定义而不采用操作性定义,造成的结果就是概念的外延很不清晰,不同学者所说的同一术语,其概念可能完全不同。

  夯实研究基础

  面对语言类型学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挑战,学界应具有更强的国际意识,以中国境内语言乃至亚洲语言研究的优秀成果,积极参与跨语言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刘丹青认为,语言类型学必须强化研究者的普通语言学意识,在研究中国语言的同时,也要关注人类语言的本质和特性,了解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其他分支语言学研究者应在研究具体语种时,注意参照人类语言共性和类型差异的大背景,产出更多成果,并从各方面增强中国语言学的国际话语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好语言类型学的基础建设,包括大规模跨语言跨方言的可比性语料库,开展参考语法、文本标注等基础性研究工作。

  语言类型学应该继续朝着寻求人类语言普遍共性的总体目标推进,更加重视语言之间的差异。金立鑫认为,在语言类型学界看来,类型的不同是以共性参数为依据的。例如,宾语总是靠近动词,这是普遍共性。但宾语处在动词前还是动词后,这个参数构成两个对立的不同语言类型,而且这一类型差异直接影响了这两种不同类型语言内部的一系列对立。未来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将继续在以往未被我们注意到的各种语言的描写方面进行探索,在语言内部各种功能范畴及其表现形式方面的描写也会有更多成果。

  近几十年来,语言类型学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研究范围更为细致、深广,研究方法日益灵活,研究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语言动因和机制的综合考察。语言类型学只有筑牢其基础建设、重视语言之间的差异、加强语言共性的研究,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