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协调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
2020年10月12日 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2日第2023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大运河不仅是文化带、“流动的文化”“活态的文化”,还是生态带、经济带和城镇带。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近日在淮阴工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运河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世界上许多地方的运河都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交流的渠道和文明的纽带。”意大利萨兰托大学校长法比奥·波利斯谈到,中国大运河承载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串联起流经地区的经济、社会、思想和文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可满足国内外的交流需求,具有巨大文化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

  俄罗斯叶列茨基国立大学历史文化遗产部主任莱亚平·丹尼斯·亚历山德罗维奇认为,历史悠久的大运河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虽然越来越多的航空、铁路、公路运输路线不断建成,但大运河承载的水路角色依然重要,货物运载量是同样里程公路的数倍。大运河在漕运和货物运输方面发挥了巨大功能,同时对于沿线地区的人民和城市来说,起到了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的作用。从人类外在行为与内在思想的关系看,大运河是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宏伟的大运河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注重团结和谐、集体价值优先的精神。

  生态文明视角的运河城市

  “全国数以百计的大小城市,与大运河形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可以说,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认为,人类几百万年来先后经历了“狩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阶段的文明形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美丽城市的建设均离不开水生态。在水生态系统中,与城市关系最密切的水体之一就是大运河。

  大运河精神是运河城市的动力源泉,运河文化具有融通的精神价值、包容开放的天然属性、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夏锦文提出,大运河文化能够引领城市的经济转型,大运河文旅融合能够带动城市魅力的展现,大运河生态环境优化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总体而言,运河家园治理创新可以彰显和谐城市风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关联几乎所有行政管理领域,涉及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如何让千里通波的大运河促进文化传承、推动城市发展,是需要深入思考、统筹规划、系统推进的重要问题。

  “从江苏来看,大运河是生态文明和美丽江苏建设的最好抓手,要利用大运河建设美丽江苏,实现生态城市、美丽城市建设的目标。”贺云翱谈到,大运河是“天人合一”的智慧结晶,大运河把江苏主要的大型水体串联在一起。大运河不是一条干线,而是一个水运网络,它对江苏几乎所有大中城市的发展都起到过巨大作用,并且在持续产生影响。大运河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美丽城市的有力支撑。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研究、规划设计、项目落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等多样化的途径,推动实现城市建设目标。

  精神文明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夏锦文认为,做好大运河与城市统筹发展工作,要处理好“三对关系”:遗产保护与现代文旅开发的关系、运河城市空间与沿河生态空间的关系、城市产业联动与大运河文化传承的关系。旅游开发应遵循合理、科学、可持续原则,做好遗产保护规划,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在空间上,要找准运河生态价值与区域发展的平衡点、运河生态保护与现代航运发展的平衡点。在产业方面,要促进大运河成为联通多种国家战略区域的增长轴,产业布局兼顾资源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产业门类选择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目标的契合。

  利用运河文化遗产促进精神文明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法比奥·波利斯表示,成功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两个要素:一是充分调动公众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二是挖掘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让更多公众接触遗产,利用文化遗产旅游推动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上述两个目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展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需要发掘重点景点和周边地区的文化与旅游价值,建设好服务景点的配套设施,把握好、发展好文化遗产的独特性。

  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国际战略部代理主任瓦兰拉克·波姆卡利特提出,运河沿线城市社区的兴衰与运河命运休戚相关。在泰国,随着现代经济、交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城市建设的推进,一些曾经是水路交通、贸易中心的运河社区日趋衰落。而随着历史遗迹的逐渐消失,民众对历史以及历史城市的认知也出现了空白。从政策制度层面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新构建运河城市的历史架构,充分挖掘运河城市的历史,引导民众更多地了解运河城市的历史和价值。

  淮安市大运河研究中心主任荀德麟以大运河淮安段为例谈到,统筹大运河生态与沿线城市建设,应重点从五个方面入手:运河水体生态保护、岸线建筑生态保护、航道航运生态保护、运河生态文化建设、古运河废弃段生态建设。在实践中,要注意增强运河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管理、规划好遗产性建筑保护和新兴建筑建设,化解好大运河航道建设与遗产保护的矛盾,建设和保护好码头货场与航道遗产。在生态保护方面,必须制定严密的、行之有效的、与时俱进的运河生态管理法规,形成坚强的制度保障,强化对大运河沿线居民和广大民众、导游团队、船员和码头工人等各类群体的运河历史知识教育、运河文化责任教育。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