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志愿服务制度化提供理论支撑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研讨会暨《中国志愿服务研究》首刊仪式在京举行
2020年10月12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2日第2023期 作者:记者张娓

  本报讯 (记者张娓)9月24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研讨会暨《中国志愿服务研究》首刊仪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傅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出席活动。

  傅华指出,志愿服务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应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这一主题,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把握志愿服务的特点和规律,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体系,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发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志愿服务研究》杂志为开展志愿服务研究搭建了平台,应当成为我国志愿服务研究的理论高地,要坚持正确的办刊思想、求实的办刊理念、开放的办刊态度,联合志愿服务研究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学术交流、讨论平台的作用,鼓励科研创新、学术争鸣,推动志愿服务研究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高培勇指出,期刊是时代的回响,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发展,迫切需要社科理论期刊积极响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始终积极担当作为,致力于打造哲学社会科学高端学术期刊群。《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创刊将为志愿服务制度化和常态化提供理论支撑,全方位、多视角地提炼中国志愿服务在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理论问题,建设适应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将在大力传播志愿服务研究领域优秀学术成果的同时,不断回答好我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主持仪式并表示,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志愿服务研究室和《中国志愿服务研究》是一体化的。我们要不负中宣部的重托、不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托,一定把中心办好,把杂志办好,使得我们的杂志成为志愿服务研究的高地,尤其是把志愿服务实践的内容系统地总结为志愿服务的理论,在整个中国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能力提升方面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文明办、吉林省长春市文明办、江苏省宜兴市文明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团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学者出席学术研讨会,并围绕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未来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趋势,统筹推进科技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才能找准基层科协的工作靶心。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廖红介绍,科协组织未来会继续将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科协的中心工作之一,举全系统之力,整合各类科技服务和项目资源,全面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而实现科技为民。

  志愿服务研究成果既可以指导日常工作,也可以推动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上海市文明办副主任蔡伟民认为,在具体实践中,要不断完善学科设置,培养储备人才。要系统应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成果的全面性、前瞻性和准确性,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良策。要明确发展方向,分析、总结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发展之路,以指导地方的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志愿服务研究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天夫表示,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志愿服务研究要针对我国本土化的志愿服务实践进行理论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院长赵一红建议,积极吸收志愿者中的优秀人才向社会工作队伍的转化,建立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的联动机制,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打通志愿服务满足群众需要的“最后一公里”。

  会议由中央文明办三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