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柱:还原历史 对话古人
2019年11月29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9日总第182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娓 魏旖增

  刘庆柱,1943年生于天津,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以来,刘庆柱在丰富的田野经验和第一手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他先后发表涉及古代宫城考古学、古代都城考古学、古代都城建筑思想理念、古代都城遗址布局形制等主题的论文3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其中多部在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时间回溯到1962年,年仅19岁的刘庆柱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他和大学同班同学李毓芳被分配到陕西的部队农场劳动锻炼。这段异常艰苦的经历,被刘庆柱视为最可贵的人生财富,使他更加坚定了从事考古研究的决心。

  1972年,刘庆柱来到咸阳地区文教部门工作,并与已成为刘庆柱妻子的李毓芳携手走上了田野考古之路。1973年开始,刘庆柱先后参加并主持了秦都咸阳遗址、西汉十一陵、关中唐十八陵、秦汉栎阳城遗址、西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等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他认识到,古代都城与古代帝王陵墓,是承载古代国家历史的重要物化载体,蕴藏着深厚的国家认同核心理念,折射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这些内容也成为了他主攻的研究方向。

  刘庆柱认为,首都是国家政治统治中心,其代表性建筑从不同层面反映、折射了国家政治文化不同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些东西弄清楚,才有可能把国家的社会历史、社会面貌理解清楚,并进一步通过考古学的“物化载体”,探索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核心理念”与“文化基因”。

  为了获得第一手考古资料,刘庆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穿梭于偏僻的田间、崎岖的山路。白天进行田野发掘工作,晚上坚持整理资料,往往一处遗址发掘完毕后不久,研究简报也同步编写完成。正是这样的使命感和学术抱负,使刘庆柱成为考古学领域里最高产的学者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执着精神,如今他依然奔波在田野第一线。

  如何又好又快地编写考古报告?刘庆柱表示,首先要坚持在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第一线,这样才能对考古发掘资料理解深刻、记忆清晰。其次要尽快使田野考古资料形成“考古发掘简报”“报告”,并产生相关论文及专著。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推动学术的发展。

  在刘庆柱看来,考古学者要有质疑精神。考古研究要想取得发展,就要做到“否定之否定”,对前人说的不完全的、那个时代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后人不断地发现、研究并解决,只有这样科学才有了生命力。

  刘庆柱寄语青年考古学者,在未来考古研究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的长处,辨别吸收国外考古学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着力提升考古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考古学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刘庆柱说,做学问不仅要享受其中的乐趣,还要意识到身上肩负的使命。学者要运用考古学的方法、理论,探索历史,以真实面目还原历史,从而吸收历史经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更好服务国家的发展,深化国家认同。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