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史研究走向深入
2019年07月29日 09: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29日第1744期 作者:记者 张译心

  本报烟台7月28日电 (记者 张译心)“汉语语法史研究高端论坛(2019)”近日在烟台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汉语语法历史研究,从贯通式的通史研究、专书语法描写、断代语法研究等方面展开了研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蒋绍愚表示,研究汉语史材料时,首先要区分“口语”“书面语”和语体的关系。口语和书面语应该指的是使用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思想的两种形式,二者都有不同的语体。其次,要认识到“文言”和“白话”是两个语言系统,而非简单的语体之别。汉语史研究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文言”或者“白话”;在语料选择上,则应当选择接近口语的语料。

  针对虚词多功能现象,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洪波表示,由于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不同,学界对虚词多功能现象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别。要全面看待虚词多功能现象。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教授魏兆惠认为,清代北京话与明代北京话之间存在断层,明代由于迁都等原因,北京话文学较为沉寂。明代北京话语料主要存在于文学作品类和笔记、方言志、辞书类和官话教材类著作中。这些语言现象可以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得到验证,对于确定一些文献的方言背景也有助益。

  针对未来汉语语法史研究,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教授吴福祥提出,首先,在研究材料方面,年轻学者不但要使用现有的传世文献,也要充分利用清华简、安大简等出土文献资料进行语法史研究。其次,在研究领域上,要加强先秦汉语语法研究(尤其是先秦汉语形态研究),以及自《红楼梦》创作时期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阶段的语法史研究。再次,在汉语语法史研究中,应该具有一般形态句法学、语言类型学及区域语言学的视角。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与鲁东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