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福祉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关键
2022年10月31日 09: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31日第251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雨微

  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在过去15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国际博物馆协会(以下简称“国际博协”)于2007年颁布的博物馆定义已经无法完全概括21世纪的博物馆,世界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博物馆。

  近日,第26届国际博协大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顺利闭幕。根据国际博协的最新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并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

  相比2007年的版本,新定义吸收了许多新概念,如“可及性”“包容性”“多样性”“可持续性”,反映了博物馆不断演变的社会性质。如何求同存异、不断提出具有发展性的博物馆定义和概念,从业者如何把概念转化成运营实践、为全人类谋福祉,都是博物馆行业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博物馆定义不断演变

  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博物馆学教授布鲁诺·苏亚雷斯(Bruno Brulon Soares)认为,国际博协的博物馆定义至少在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清晰的文字定义构成了国际博协章程的核心部分,规范了协会成员和合作机构的标准。其次,该定义是各个博物馆表达价值观和使命、申请预算、维护公众信誉的可操作性工具。最后,在国家层面,不同决策者参考该定义制定了博物馆和相关领域的管理规则、公共政策和立法。

  2017年,加拿大博物馆学家米歇尔·里维特(Michèle Rivet)研究了22个国家相关的博物馆立法。里维特发现,巴西和意大利等国家关于博物馆的立法几乎全部采用了国际博协2007年的博物馆定义;中国、丹麦、法国、波兰、葡萄牙、南非、西班牙和瑞典等国的部分法律采用了该定义;而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西兰、英国和美国仅参考了部分定义,作为文化政策和道德规范的基础。

  回顾博物馆定义的发展过程,苏亚雷斯将博物馆定义视为一种“动力装置”,由永不停息的争论构成,通过不断演变来体现博物馆在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并满足特定群体的文化诉求。苏亚雷斯表示,各界在不同时代围绕博物馆定义进行的辩论推动了博物馆理论、概念、术语以及规范等方面的发展,确定了多元动态博物馆学的基调。

  国际博协成立于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届全体会议。当时的国际博协主要由欧洲的博物馆专家组成,他们定义的博物馆具有永久性,主要职能是收藏和展示具有公认文化价值的物品。1971年,在法国举行的第9届国际博协大会上,来自非洲贝宁的斯坦尼斯拉斯·阿多特维(Stanislas Spero Adotevi)深刻研讨了博物馆在后殖民世界中的作用。阿多特维提出,20世纪70年代初的博物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依附于一个世界(欧洲世界)、一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某种文化观点”。阿多特维和其他来自拉丁美洲的学者致力于转变国际博协的政治和理论辩论视角,呼吁更新博物馆定义。

  1974年,国际博协首次修正了博物馆定义。该版本将重点放在博物馆收藏、保存、研究、交流和展览“物证”,忽略了非物质遗产和当时的新形势,如20世纪50年代的拉丁美洲原住民博物馆、60年代末的美国邻里博物馆、70年代初的法国生态博物馆。

  21世纪初,学者们开始质疑材料文物收藏在博物馆的中心地位。例如,英国思想家杰弗里·刘易斯(Geoffrey Lewis)设想博物馆可以是一个真实或虚拟的地方,维系着各种各样对公众有益的元素。刘易斯的设想并非来自博物馆的建筑特征,而是博物馆在更广泛意义上的“收藏”功能。同时期的国际博协还接触了许多公共机构,例如美术馆、科学中心、文化中心、生态博物馆等,引发了关于博物馆定义更加开放的讨论。2003年6月,考虑到接纳专业人士、机构和服务的标准已经落后,国际博协决定再次修订博物馆定义。

  2005年,国际博协在加拿大拟定了一个新博物馆定义订正提案。该提案参考了荷兰彼得·冯·门施(Peter van Mensch)的博物馆模型,强调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是研究、保存和交流,首次把非物质遗产作为博物馆收藏和传承的对象,并建议国际博协将定义博物馆视为一项“进行中的工作”,即博物馆定义总是随着该领域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2007年,该提案在奥地利维也纳第21届大会上经由国际博协批准,成为全球博物馆和决策者在接下来15年中参考的权威定义。

  2019年,京都国际博协大会上的一项新提案再次引发专家对博物馆单一定义的讨论。一些专家认为,把博物馆看作“民主、包容、复调的空间,是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批判性对话发生场所”,这种定义的政治倾向过于浓厚;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该定义缺乏变革性。苏亚雷斯表示,正是因为博物馆本身就难以被定义,定义博物馆才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国际博协和博物馆专业人士为颁布2022年定义修订版本所做的努力,不仅是当今国际合作的典型案例,也是全球博物馆向前迈进的唯一途径。

  博物馆发展面临困境

  2021年6月,国际博协在报告《博物馆、博物馆从业人员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三版调查》中提出,全球博物馆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全世界约95%的博物馆在2020年4月采取了闭馆措施。由于筹措资金困难重重,13%的博物馆自此再也没能重新开放。对于重新开放的博物馆来说,城市封锁总天数和外国游客的观众占比决定了访问量。参观人数的减少影响了博物馆收入,如门票、会员卡、文创店、教育活动、餐饮和筹款晚会等。在缺乏政府和私人补贴的情况下,重大财务损失延迟了博物馆的复工进度。

  报告称,中小型博物馆尤其缺少用于提供职工社会保障、藏品数字化、线上互动内容开发,以及设施设备维护的相关资源。为了提升博物馆的客流量和收入,一些专家从跨学科视角重新审视了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并且重新定位了博物馆在后疫情时代的价值。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教授凯瑟琳·科特(Katherine N. Cotter)等人在论文《艺术博物馆的兴盛目标:对艺术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调查》中称,当前欧美艺术博物馆从业者的服务与观众反馈之间存在落差。其中,观众抱怨最多的就是无法体会到博物馆对社会福祉的贡献。

  科特等人采访了208位在美术博物馆工作超过10年的策展人、教育人员、研究员、保安、展览设计者等。科特表示,尽管博物馆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比如文物研究和展览策划,但是观众把注意力逐渐从藏品的名称、日期、地点和艺术史重要性上,转移到博物馆如何促进邻里社群的精神文明、身体健康以及经济繁荣。

  疫情导致观众转变对博物馆的兴趣关注点并不是偶然。美国博物馆联盟认证委员会前主席、艺术博物馆馆长协会前主席詹姆斯·维鲁(James A. Welu)告诉记者,根据他在美国伍斯特美术馆长达31年的馆长经验,观众在困难时期来博物馆主要出于以下目的:寻找心灵慰藉与亲切感、思考人生、增进社群团结、树立文明大局观。由此可见,提升观众幸福感、为集体创造福祉是吸引观众前来参观的关键。

  发挥博物馆增进福祉的潜力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福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是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都感受到幸福的积极状态。2021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约翰·福克(John H. Falk)对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动机提出了新观点。福克在先导试验中采访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和芬兰六所不同主题博物馆的350位观众,收集了两组独立数据。第一组数据调查了观众在最近一次参观中收获了哪些幸福感和个人成长。第二组指标衡量了观众如何看待福祉的金钱价值。福克发现,参观六个博物馆中的任何一个都让观众感受到为期几天甚至一周的幸福感。

  长期参观博物馆的观众增进了内在探索和深度思考能力,获得了集体融入感和安全感,从而延长了幸福的状态。福克总结了博物馆增进福祉的过程。第一,博物馆激发观众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并且引导个人探索内在世界。这种探索让人感到愉悦和快乐。第二,博物馆帮助人们清晰地认识到过去的行动和观念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激发观众对自然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敬畏与欣赏。一些博物馆甚至还能帮助社会开拓出更幸福、更有创造力的未来。第三,博物馆通过讲述故事、传承共同体文化,让观众体会到认同感,从而增强了个人对家庭、团体甚至社区的归属感。第四,博物馆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健康和最受大众信赖的公共休闲场所。人们聚集在博物馆探索、玩耍和享受的同时,不用担心受到任何伤害。

  除此之外,随着观众从博物馆收获的积极影响不断增加,它们的价值也会增长。福克根据投资回报率推算出,每1美元博物馆预算所创造的福祉价值从7美元到18美元不等。而一个博物馆一年可以为所有观众创造价值1000万美元到5亿美元的福祉。

  福克跨学科的研究为博物馆重新定位社会身份、创造社群认可的价值,提供了重要见解。与此同时,博物馆需要更专业的调研方法来评估福祉项目的进度,测量博物馆为个人和社会创造的价值,并且定期向决策者和资助者汇报成果。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