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系统均在经历波动,人们身处一个剧变的时代。从更基本的层面看,人类、自然界、人工建成环境这三者正在加速融合。社交媒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开始形成各自的生态,而这些生态与人类此前的认知显著不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工程学与伦理学教授布雷登·R. 艾伦比(Braden R. Allenby)认为,一种新的全球认知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并向世界的各个方面渗透。然而,人们尚未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对随之产生的复杂、独特的功能和行为,也缺乏有效管理。这种快速兴起的认知生态系统具有超越并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社会的力量,理解它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围绕相关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艾伦比。
认知是技术—人类系统的固有属性
艾伦比表示,认知作为技术—人类系统的一种属性并非新现象。自人类开始生产人工制品,尤其是用于获取、保存、传播信息的人工制品——从甲骨文、古代手稿到书籍、计算机,人类就与技术融为一体以产生新的认知结果。这种结合改变了世界。例如,15世纪西方大量使用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信息和策略在思想家与读者间的传播速度,人们实现了跨时空联系,最终带来认知结构的重大转变,也就是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
今天,各领域都在发生变化,人们很难独立地看待各种不熟悉的、意料之外的新行为,尤其是当它们的复杂程度较高且与人类解析世界的一贯方式相悖时。因此,人们有必要了解新兴的认知生态系统是如何从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制度、技术中获得能力的。这个生态系统已经展现出如下特征:包含认知的功能组成部分以及在运作中将这些部分联系起来的日益强大的网络、在范围和复杂性方面是全球性分布的、正在演变出新的系统能力和行为能力、包含所有层次上的学习和信息处理功能、由国家和企业层面上的激烈竞争驱动。
一些数字有助于人们直观地了解今日认知生态系统的规模:2020年,全球共有250亿—500亿件物体接入互联网,它们含有约10亿个对特定信号敏感的传感器,传感器将信息传送至数据整合和筛选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学习系统之间越来越多地进行“对话”,机器与机器的连接出现爆炸式增长,从2016年的171亿增至2021年的271亿。人工智能和存储技术对认知生态系统的运转起着关键作用,但技术本身不会创造历史转折点。技术—人类系统认知能力的阶跃变化(step change)促使全新功能产生,进而给制度、政府、文化带来深刻影响。也就是说,学习和认知能力日益分布在许多不同网络之间、不同层级之上,并且全部相互连接。
人类认知不是唯一的认知形式
艾伦比谈到,“认知”及相关的“智力”“意识”“心灵”等概念的定义通常比较模糊,但现有定义趋向于两类:以人类为中心和不以人类为中心。这反映出人们倾向于将人类的认知活动视为任何智力或心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人工智能”一词就遵循了这种思路——似乎只有人类的智力是真正的智力,软件或机器做的任何事都是在模仿人类。然而,将人类认知等同于一切形式的认知这一观点并不严谨。
人格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神经科学等许多领域的新近研究发现,人类认知和决策高度依赖启发法、无意识的经验法则、粗劣的权宜之计和捷径。非人类认知系统则未必需要像人类一样,将情感用作一种减少对应用理性依赖的决策捷径。仅就当下的技术水平而言,很多时候人工智能作决策的速度已经超过人类。人类认知一直是作为认知生态系统基础的技术—人类结构的一部分,但随着认知生态系统走向成熟,人类认知将起到不同的作用。
历史上,大部分人类认知与“凝结的认知”——制度、文化实践、信息仓库(如书籍)、技术融为一体,系统化地拓宽了人类认知的范围,增强了其力量和创造性。人类为技术—人类结构提供了目标和能动性,“凝结的认知”提供了数据采集、计算、存储、通信、监控等增强的认知功能。在个人、制度、文化层面上,人类认知从未处在认知生态系统之外。现在,认知生态系统的表现正到达一个临界点,主动学习和网络化的全球技术—人类认知过程在演变,并在一个信息体量、速度、复杂性都超出人类和人类制度习惯水平的信息环境下运行。
认知生态系统包括三大领域
如果采用功能性而非以人类为中心的“认知”定义,人们对认知生态系统的认识可能会更清晰。艾伦比认为,认知的典型功能元素包括感知、学习、区分、推理、计算,以及解决问题、决策、记忆、信息处理、与其他认知系统交流。这些元素可以帮助人们将认知生态系统可视化并分为三大领域:数据经济、认知基础设施、制度和服务基础设施。
数据经济领域包括数据生成和数据蒸馏服务,如物联网、自动驾驶汽车、社交媒体平台、支付系统、面部识别技术。数据经济需要传感器,以生成数据;需要大规模记忆存储能力、先进的算法和处理能力,以将数据结构化为有意义的模式和各种用途的产品。尽管不断扩大的数据经济在物理层面远超出人类认知能力,但人类仍然在产生何种类型的数据、如何汇总和使用数据等方面,拥有控制权。认知基础设施领域由提供认知功能元素的制度、技术、服务、产品组成。制度和服务基础设施领域不仅包括国际性社交媒体平台,还包括支撑着认知生态系统的快速深化的智力资本,如行为经济学、人格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文化研究、神经科学。数据经济、认知基础设施、制度和服务基础设施这三个领域之间有大量重合,它们均依赖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数据流。建立社交媒体平台的企业对认知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塑造作用,同时这些企业自身又受到不同政策、实践、文化信念框架的影响。
预测未来为时尚早
艾伦比对本报记者表示,总体而言,人们对技术的态度呈现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人类与技术相对立,第二种是人类与技术相融合以创造更多精神选择。在艾伦比看来,现实大概更接近第二种模式——人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人们迅速适应了移动电话、应用程序、电子地图、有人工智能增强功能的车辆等新技术产物。因此,基于实证观察,艾伦比倾向于乐观看待人类与技术的未来关系。尽管技术可能被误用,但它仍是人类重要的福祉来源,也是全球大多数人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
全球认知生态系统的人类中心性是否会减弱?人类认知是否始终发挥重要作用?艾伦比表示,对于这些问题目前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一部分原因是认知生态系统的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定义。目前的模式似乎是人类仍在提供能动性,但这是一个棘手的挑战。对能动性的理性运用要求能动者掌握充足的信息并有能力管理作出决策所需的信息。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增进了我们对人类决策的了解,人类提供能动性的假设趋于消解。
同时,在许多方面,全球认知生态系统的人类中心性将减弱。但这将是一个复杂的、新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认知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以能动性为形式的人类认知,但这个作用是快速变化且不可预测的。随着记忆、计算、通信的功能更多地由技术实现,人类越来越多地转向定义目标、运用能动性、监督人工智能的训练和算法演化。现阶段人类认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知生态系统的状态和动态,人们刚刚开始注意到这一复杂现象,对它的了解甚少。
艾伦比认为,预测人类将如何面对日益复杂、强大的全球认知生态系统并与其互动还为时过早。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记住对认知生态系统的研究是对高度复杂而真实世界的研究,所有的案例都非常复杂,同时深度涉及科学研究和现实世界。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