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气候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全球性影响,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近日,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官网发表该机构研究人员巴哈瓦塔·马哈加(Bhavayta Mahajan)的文章称,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世界上83%的陆地和2/3的海洋,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地球化学与大气成分。这些变化使野生动植物、家养动物与人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增加了新型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机会。因此,人类社会出现新型疾病的概率也可能加大。
多重因素发挥综合作用
马哈加总结了一些与疫情发生相关的重要因素。一是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世界上5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消耗更多的食物、能源和生活用品,不受限制的人口聚集给公共资源和服务带来了极大压力,还会在医疗紧急情况下破坏公共卫生系统。另外,人口密度的增加,迫使人们彼此居住得更近,加重了疫情扩散的危险。
二是气候变化会加剧疾病暴发的严重性。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2030—2050年,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热应激、营养不良和传染病,将额外导致25万人死亡。
保护生态环境
巴西《新发传染病》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仅在1997—2000年,亚马孙地区的森林砍伐就增加了4%,疟疾病例也增加了50%。研究发现,这是因为传播疾病的蚊子在空旷地区可以迅速繁衍成长。可见,人类越靠近野生动物栖息地,病原体就越容易传播给人类。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扩张的城市的需求,森林面积被严重侵蚀,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自然景观出现退化和破碎化。对野生动植物种群的过度开发及其栖息地的减少,是人畜共患病出现的重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将大流行定义为“某种新出现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在过去20年里,导致这些疾病出现的病原体约有60%是人畜共患,这意味着一些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正在加大高风险病毒出现的可能性。
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所说,对野生动植物空间的持续侵蚀,使人类非常容易接近那些可能传播疾病的动植物。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有效预防动植物把病毒传给人类。
马哈加认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会让野生动植物群落的自然疾病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减少人类、家养动物和野生生物之间的接触以及病原体传播的机会,进而在疾病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视全球公共利益
为了解决诸如生物健康危害之类的全球安全问题,开发新技术来控制传染病和加强全球卫生系统治理至关重要。新冠肺炎疫情表明,世界各国需要把筹集资金和提供卫生服务视为全球公共利益。为了抗击疫情,要将医疗保健视为全球公共物品,建立起全球监管网络,将有助于在早期阶段检测病毒。
把健康问题视为全球利益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加快相关疫苗的研发、生产速度,提高世界各国公平获得疫苗的机会。此外,为防止再出现世界性的灾难,需要在健康研究项目、基础设施和保险基金方面进行全球投资,以最大程度减少流行病带来的危害。马哈加建议,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投资并负责与流行病相关的基础设施开发。该机构可以汇集慈善机构、多边组织、民间组织和企业的资产,一旦发现病毒感染可立即采取行动,阻断疾病传播。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