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遗产权益保护面临困境
2019年10月28日 08: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28日总第180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杨雪

  如何处理数字遗产已成为一个全球难题。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日益网络化,当人丧失行为能力或死亡时,将会留下电子邮件、社交平台账号、博客或其他可能具有重大经济、个人价值的数字遗产。法律关于这些数字遗产有什么规定?数字遗产保护面临哪些困难?就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学者。

  数字遗产内涵丰富

  2015年,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通过的《修订版统一受托人访问数字资产法》将“数字资产”定义为“个人拥有权利或权益的电子记录”。“数字资产”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术语,涵盖所有电子储存的信息,包括存储在用户的电脑和其他数字设备上的信息、上传到网站的内容、数字财产、电子通信的内容等。

  美国德雷克大学法学副教授娜塔莉·班塔(Natalie Banta)认为,网上金融账户的处理一般较为顺畅,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对账户持有人离世后的权益有明确的处理程序。但一些可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数字音乐库或互联网域名,假如逝者没有明确的遗嘱,这些数字遗产的处理可能会遇到麻烦。

  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盖瑞·拜耳(Gerry Beyer)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遗产问题仍是一个“在不断完善中的法律问题”。如何在用户隐私保护和遗属处置逝者数字遗产的意愿这二者之间实现平衡,在现实中依旧悬而未决。许多数字资产本身并无经济价值,但对于遗属来说却意义非凡。可是,许多继承人会发现,即使拥有所有必需的密码,他们也没有明确的权限来访问或管理逝者的账户。目前,在线用户协议和国家法律之间有时甚至存在相互矛盾的条款。这些相互矛盾的条款导致互联网用户过世后,其在线账户或其中存储的数字信息无法顺利转移。

  鉴于此,拜耳建议人们一定要提前做好遗产规划,把数字遗产处理办法在遗嘱中明确地列出来,防止财产遭受损失。

  数字遗产保护困难重重

  拜耳表示,数字遗产规划面临的第一个阻碍来自众多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每个服务供应商都有自己的服务条款,这些条款通常规定用户不能转让账户或者把密码交给他人。一旦用户过世,遗属想要访问这些电子邮件账户进行账单检索或查找其他文档,将会违反之前的条款,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目前,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在如何处理已故用户账户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一些供应商已经开始帮助用户规划他们的“数字来生”。例如,雅虎的服务条款规定,一旦用户死亡,其账户将会终止使用。如果遗属提交了死亡证明,账户可能会被删除。谷歌在2018年4月引入了一项新功能,允许用户决定在一段时间不活跃后,清除该账户数据或将账户传递给指定受益人。

  拜耳表示,美国联邦法律是另一个阻碍。对于如何指定受益人获取数字遗产,有两项相关的联邦法律:《存储通信法案》和《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案》。上述两项联邦法律均提出了一个例外——如果受益人在获得合法的同意或授权后访问逝者的电子通信账户或计算机,则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法律特别关注受益人是否获得了特定的、书面的、合法的同意来处理逝者的数字遗产。然而,他特别提醒,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供应商的用户协议禁止用户允许其他人访问他们的账户。如果用户没有能力给予受益人合法的同意,那么受益人对用户账户的访问将被默认为是非法访问。而且,许多供应商保留随时更改其用户协议的权利,而不通知用户。因此,如果互联网供应商对其用户协议进行了更改,遗属对逝者账户的访问今天可能是被允许的,但明天就可能成为犯罪行为。

  明确互联网供应商的义务

  除了从个人层面提前做好遗产规划,拜耳认为互联网供应商仍大有可为。他表示,虽然大多数供应商对已故用户的账户有一些相关处置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在显著位置发布,许多用户可能并不知道这些政策的存在。尤其是当这些条款作为标准服务条款的一部分出现时,用户通常会忽略它们,而并未做到真正的知情同意。服务供应商不应该把这些容易被忽略的条款强加给用户,而应该开发一些在线工具,帮助用户明确其死亡后账户处理的方法。

  拜耳强调,为了确保更多人了解网络平台的规定,供应商应该在用户注册新服务时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方便用户明确其丧失行为能力或死亡时如何处理该账户。对于已经注册的账户,供应商应当努力向用户宣传指定数字遗产处置策略的重要性,并让用户能够更方便地操作。

  另外,拜耳认为,美国国会应修订《存储通信法案》和《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案》,明确即使与互联网供应商拟定的用户协议相反,指定受益人的访问行为也不会受到法律制裁。另外,也可以从法律层面要求互联网供应商以足够明显的提醒方式,来确保所有用户在注册新服务时都能真正了解关于数字遗产处理的条款。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