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与公共事务教授道格拉斯·梅西(Douglas Massey)近日在“对话”网发布了其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解释个体如何适应社会多样性的变化,该研究团队使用了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将心理学、社会学和进化论的观点结合在一起,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综合研究。通过对来自全球100个国家的33.8万多名受访者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人类最初倾向于在同质性受到威胁时做出负面反应,但从长远来看,这些负面影响会被群体间接触的有益影响所补偿。
梅西表示,最初的负面影响是由于在宗教文化多样性增加的国家,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减少。但在4—8年后,人们开始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交往,这加强了他们对他人的信任,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最初的消极影响,被与不同群体的成员混合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完全抵消了。这说明尽管最初存在阻力,但人类能够应对多样性带来的挑战。另外,实验还表明,如果只关注短期,可能会对多样性的影响得出一个不准确的悲观结论。多样性的增加为不同群体的成员提供了相互接触、了解和合作的机会,这时多样性的积极影响就会超越最初的负面影响。
关于人类进化和社会多样性的理论一般认为,人类大脑已经进化出一种保护自己群体的倾向,因为生存依赖于与该群体成员的合作。根据这一观点,能否生存下去往往取决于人们能否保护自己群体不受其他未知群体的潜在威胁,所以人们在与未知群体接触时十分小心谨慎。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在人口背景更加多样化的社区中,信任和社会凝聚力较低。
梅西认为,这样的群体保护意识可能与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不相容。现在,人们多半住在混合社区,需要不断接触新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乍一看,保护自己群体与接近未知群体似乎相互矛盾。但梅西提出,人类在接触社会多样性的过程中,会在不同的时间点兼顾这两种倾向。虽然保护自己群体的倾向可能在第一次接触未知群体时就会表现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开始表现出混合的倾向,并从与未知群体的交互中获益。
(杨雪/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