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
2024年01月31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31日第2827期 作者:刘燊 滕瀚 方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题中要义和重要命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为缔造和谐美好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这些指示均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包括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疏导、社会预期管理、社会治理心理学策略挖掘等方面,旨在解决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尤其是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持续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和积极成效,但现阶段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仍没有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速度足够协调,与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尚存在一定差距。为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需要结合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取得的宝贵经验,在乡村社会治理中进行不断探索,以深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完善乡村社会治理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社会治理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我国的社会治理颇具中国特色,内涵丰富、脉络清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社会治理创新的任务和2035年社会治理创新的远景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并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由此可见,社会治理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更重要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社会治理的论述不仅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还凸显了社会治理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宏观的社会治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性。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仅仅关注城市社会治理还不够,乡村社会治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新时期建设现代化强国过程中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工作的高度重视。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是缩小城乡居民综合素质差距,而心理素质提升是居民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内容,是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切实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乡村振兴也是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因此,乡村治理要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大背景,从治理理念、基础设施、人才创新、治理平台、法治建设等角度思考乡村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开创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社会心理服务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在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心理学工作者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既可以为国民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尤其是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国民的幸福感,培育良好积极的心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也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在应对风险与危机、防控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从而使有关决策更为科学理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提前预防和处理社会心理问题,如心理危机、焦虑、抑郁、家庭暴力等,还能够提供广泛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民众纾解心理困扰,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此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心理问题。因此,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心理学作为研究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能够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从而为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而言,社会心理服务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农村地区面临许多特殊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如经济贫困、农业风险、家庭纠纷等,尤其以农村“三留守”(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群体最为突出。社会心理服务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困难,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二是促进社区和谐。社会心理服务可以促进农村社区内良好人际关系和社区和谐环境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团体辅导活动等,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减少冲突和矛盾。三是预防和处理社会问题。农村社区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如家庭暴力、儿童虐待、老年人孤独与精神空虚等。社会心理服务可以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有助于预防和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四是培育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社会心理服务建设不仅可以提供直接的心理支持,还可以培育和发展农村社区内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通过培训志愿者、建立咨询师队伍等方式,增强社区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基于“两个结合”加强乡村社会心理服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根”,“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而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乡村社会治理同样也需要立足实际,在激发活力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发展。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创新理论,“两个结合”对于乡村基层党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有着非凡的思想指引意义。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一种具有决定性的工作逻辑,更是一种行稳致远的工作方法。其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推进心理学理论与乡村社会治理实践相结合。通过“两个结合”,可以激发创新思维,深化心理学理论研究,探索适应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同时,将心理学理论与乡村社会治理实践相结合,有助于理论的实践性转化,从而提高心理学在解决乡村社会问题上的实际应用效果。第二,科学与文化相结合。将心理学研究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挖掘中国乡村社会的文化资源。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着对人性、社会关系、道德伦理等深层次、多方面的深邃思考。将心理学研究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注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乡村文化传统,从而推动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农村社会的特点和问题,从而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方案。

  在乡村治理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实践

  发挥社会心理服务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国民心理健康品质和素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也能够持续不断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更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手段。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面进行思考,并开展实践探索。第一,加强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除了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外,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农村居民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抵抗力,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第二,加强对包括农村“三留守”群体在内的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帮助。留守老人常常会感到孤独和无助,留守妇女可能经历着家庭困境和心理压力,留守儿童面临着亲情缺失和情感孤立的问题。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可以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留守群体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辅导与治疗等服务。第三,加强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建立学术界、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助力心理学在新时代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发挥作用。通过组织研究交流会、学术期刊和实践经验分享会等活动,促进心理学在新时代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经验总结和创新发展。同时,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平台,收集、整理和传播与乡村社会治理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上述思考和实践,可以进一步推进心理学在新时代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留守群体的心理状况,增强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系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