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心理机制及培育路径
2023年12月20日 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20日第2798期 作者:吕晓峰 孟维杰

  在中国式现代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时代大潮中世人瞩目的宏大命题,并为这一征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指文化主体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价值深信不疑,并以此为基础展现出自信态度。它强调主体对本国、本民族或本团体产生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文化成就持有的积极自信的态度。心理学视域下的文化自信可以被视为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对该文化形态的价值、传统和成就的积极评价和情感反应。从中华民族层面看,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认知的心理反应,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成熟,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理动力,也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文化张力引领。

  文化自信心理机制探源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文化自信是个体自信的延展与引申。个体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表现持有积极、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它是一种内在的态度和心理状态,反映了个体对自身的积极评价和自尊体验。个体自信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有着相似的内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的信心和信念。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对自己的评价就越高,就越倾向于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实现目标,也就越有自信,自信则导致积极的行动。由于个体心理与文化心理具有通约性和同构性,将个体自信拓展到文化自信,意味着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的文化持有积极评价和坚定信心,确信该文化形态拥有独特的魅力和独到的价值,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能够为自身提供强大的文化滋养和资源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或个体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依据上述阐述,可以将文化自信分为文化认知、文化情感、文化认同和文化动机四种心理过程。文化认知是指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属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对本国、本民族或特定区域文化的知识、价值观、信仰体系、符号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包括对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的知觉、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对文化价值观的接受与评估等。文化认知有助于文化主体建立自我价值观念,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积极拓宽文化视野,减少偏见,增强文化敏感性,建立正确的文化和自我关系。文化情感是指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属文化形态的情感体验和反应,它是感知、理解和认同文化所产生的情感状态,包括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情感参与和投入、文化价值情感评价以及文化依恋感和文化敬畏感等。当个体对所属文化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状态时,就会对文化产生依恋与敬畏感,文化则成为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源,使个体在流动性社会中获得认同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然而,如果个体产生消极的文化情感体验,就会在文化中产生失落感、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导致个体与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文化排斥和文化剥夺感。文化认同是指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属文化身份的认可和接纳程度,是对文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承认和坚信心态。文化认同是文化认知和文化情感“理性”与“感性”相互“发酵”的结果,可以被理解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心理支持。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升华的结果。个体在深入、全面认知文化后产生积极或消极情感体验,进而会接纳、认可文化或否定、拒绝文化。文化动机是指文化主体在文化方面的内驱力、意图和目标导向,它涉及个体在文化领域中参与、表达和展现自己的行为,包括体验和学习、寻求文化体验、表达与交流以及传承和创新文化等。这是文化自信的最后阶段,也是判断文化自信的根本指征。个体只有进入文化动机阶段,才能将对文化的认同以文化行为表达出来,表现出对文化的沉浸、传播、对话与创新。

  文化自信的四个心理过程构成了文化自信发展的四个递进阶段。这四个阶段既具有连续性,又兼具独立性,同时又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文化认知是起点,是比较初级的阶段,是个体对文化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以文化认知为基础,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个体亲近或者远离自身所处的文化,酝酿形成文化情感;在文化认知和文化情感共同“发酵”作用下,将朴素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会让个体接纳和认可文化,产生深刻的文化悦纳感和归属感,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直接催生个体的文化动机,从而推动个体参与文化实践,在和“他者”文化对话中,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内在动力,实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上述四个心理阶段构成了文化自信的理性认知、情感升华、主体接纳、行动追寻四大核心机制,也是文化自信心理机制运行的基本逻辑。

  精准培育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反映了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烈认同与接纳,更是作为指向族类认同的社会心理,不但需要指向过去,更需要指向当下与未来。在培育文化自信过程中,要反对文化自卑和文化自大,因为文化自卑与文化自大往往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文化效应——封闭主义和文化扩张,这两种文化效应均不利于实现文化自信。因此,明晰文化自信的心理机制进而培育文化自信成为这个时代的题中之义。

  第一,以深刻的文化认知促进文化反思。文化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文化信息加工过程。经过文化认知加工后,文化主体会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文化反思是文化主体对所属文化的意识、实践和价值观进行有意识的批判性思考和评估的过程。通过文化反思,文化主体可以探讨和审视他们所属文化的优缺点、偏见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成长与发展,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这就意味着文化反思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通过深刻的文化认知促进文化反思,使文化主体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自身所属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开展有意识的文化交流、对话与合作,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融,减少文化冲突,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缺少了文化反思,文化认知的根基性将无从体现。

  第二,以饱满的文化情感升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恰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意味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尊重和传承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接纳其他文化并与之相互交流。据此,他提出了实现文化自觉的路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一种情感体验,文化情感包括对文化的热爱、自豪感、认同感以及情感依恋等方面的体验。它涉及个体对于自己的文化背景、传统、价值观和符号等方面的情感反应。以文化情感激发个体对于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的意愿,个体能够更加深入地认知和体验自己所属的文化,提升对文化的自觉程度,从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互鉴,生成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反过来进一步唤醒文化主体的文化情感,使文化主体产生对文化的依恋和接纳。

  第三,以全面的文化认同激活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意味着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文化冲击和文化侵蚀的挑战,文化主体通过增强自身文化影响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并积极拥抱创新和变革,以提升文化的自主性、竞争力和地位。自主创新和开放融合是文化自强的主要特征。以全面的文化认同激活文化自强需要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以加强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和交流,推动文化的自觉、传承和创新,实现文化自强和发展。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文化主体参与文化活动和组织,激发个体和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将经典的艺术形式融入现代生活,并通过创新发展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注重创新与创造,探索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方式,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和文化创意产业,为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第四,以强烈的文化动机引领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自信的高级表达方式和表现样态。文化创新是指在文化领域中引入新的思想、观念、表达方式、创意和实践,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变革和提升。它强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和变革相结合,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动机引领文化创新,将文化主体对文化的兴趣、热情和追求作为推动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指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探索文化多样性,鼓励文化主体广泛接触不同文化,并对其保持开放态度;通过探索不同文化的特点、表达方式和价值观,激发创新思维,为文化创新提供新的灵感和视角;注重文化研究与理论建构,加强对文化的系统研究和理论探索,促进对文化创新的深入思考,为文化创新提供理念、方法和原则的引领;注重文化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建立支持文化创新的生态系统,为文化创新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山东省青少年行为大数据智能分析文科实验室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