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中国学术界,各种思潮相互碰撞,涌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师与学者,他们冲破封建桎梏,摆脱束缚,逐渐步入学术开拓的新时期。这些学者中,我们经常提及陈寅恪、萧公权、胡适等,但若论学贯中西、文辞典雅,又颇具魏晋风骨者,恐怕只能是王伊同了。
幼时勤奋好文史 眷眷之心返县志
王伊同,1914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城内文昌巷,字斯大,肖虎行九,晚号琥翁。六岁起便进入倡导新式教育的辅延小学就读。小学毕业后,便升入南菁中学。他的父亲王希玉是江阴近代教育事业的重要推动者,曾教王伊同诗词古文,王伊同因此偏好文史,选择进修文科。1932年,王伊同以全校文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南菁中学毕业。其间,其文章丽句清词、笔下生花,常为学人称道。同年,王伊同进入金陵大学,由于自感该校不能满足其求知欲望,一年后,便毅然转入燕京大学。
王希玉对燕京大学所藏之善本《崇祯江阴县志》心驰神往。1936年,王伊同因成绩优异获奖学金200元,准备寄回江阴作为父亲七十大寿的寿礼时,老先生却推辞,让王伊同以此费雇人精心抄写《崇祯江阴县志》,并赠予江阴民众图书馆。王伊同遵从父命,照刻原式制版,典藏于江阴图书馆。然而,“七七事变”爆发,江阴沦陷,县志惨遭日军焚毁。而燕京大学所藏的该县志原本于1948年被移往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成为海内外孤本。40年后,王伊同得知江阴重修地方志,便与哈佛燕京图书馆洽商后,用微缩胶卷拍摄全书,并制成该志复印本,终将《崇祯江阴县志》重返故里。至此,江阴存世的明清两代8部县志得以征集齐全。虽身处他乡,王伊同助故乡县志重归之善举常为人所称道。
魏晋遗风今犹在 《五朝门第》盛名扬
20世纪初,在陈寅恪等人的推动下,一批年轻的学者开始投身魏晋南北朝史的相关研究,王伊同是其中的佼佼者。1937年,王伊同从燕京大学学成毕业,成绩出众,被选入本校历史研究所,专攻南北朝史。
在此期间,王伊同不仅发表了《五季兵祸辑录》《前蜀疆域考》《补魏志何晏传》等学术论文,还于1943年出版了《五朝门第》。《五朝门第》是王伊同的成名作,“五朝”指的是先后建都南京的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在这一时期,人们大都崇尚门第,讲究阀阅,所以,“门第”自然也就成了研究这段历史的核心。该书较早地系统研究了晋、宋、齐、梁、陈士族高门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风貌,将士族的婚姻与仕宦的内在关系揭示出来,指出了权门世袭相沿、数世不替的缘由所在,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获洪业、邓之诚、张尔田首肯。此书用骈骊的语言写成,正文凝练,注释丰富,是记述五朝门阀制度的奇书。王伊同广征博采,先后参阅一百多种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历时三年完成书稿。《五朝门第》定稿后,即交于哈佛燕京学社排印。当时,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遭日军封闭,此事便被搁置下来。后来,王伊同执教于成都金陵大学,几经周折,《五朝门第》于1943年由成都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油印刊行。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刊行了修订铅印本。2006年,中华书局铸版重刊。直至今日,《五朝门第》仍然是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重要参考。
孜孜不辍经史集 洛阳伽蓝余韵存
1944年,王伊同受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到哈佛大学东方语言系进修,由此开启了他的海外生涯。在校期间,王伊同参考了大量中、日文原著,独辟蹊径,于1949年用英文撰成《日明交聘史(1368—1549)》一书,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突破东方语言系博士论文必须专事翻译规定的第一人。毕业后,王伊同留哈佛大学,在汉英辞典处任编译,负责编辑《辞海》下册。5年间,译成戌、亥两集。1957年《辞海》编纂工作结束后,王伊同又任教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其间写成《民国名人传》27篇。1962 年,王伊同重返美国,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创办该校东亚语文系,并担任系主任,兼东亚研究所所长。此后,王伊同先后担任密歇根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客座教授。
众所周知,《洛阳伽蓝记》与《齐民要术》《水经注》并称为北魏三大奇书。1984年,王伊同完成英译《洛阳伽蓝记》,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译本作为标准英译本,被收入“大中华文库”,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实践的绝佳载体。该书所述,虽多叹麦秀殷墟之悲,感山河沧桑之痛,但对后人研究那段历史,实是有很大贡献。如《城北篇》记载宋云、惠生之西域之行,便是中西交通史上的一大文献资料,开玄奘西行之先河。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该书本身就存在不少问题:作者名姓?何许人也?生平如何?均不可考。王伊同翻译此书,首先从校勘《如隐堂》《古今逸史》《津逮秘书》等明刻本着手,还参考了《洛阳伽蓝记校释》等注释本,每字每句都穷尽其出处,做到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无考究。全书共有注1362条,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共引用中、日、英、德、法等书籍300余种。王伊同英译的《洛阳伽蓝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本的特征,使其整体上成为一种汉学阐释,为英语语境读者理解中国文化降低了难度,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6年10月27日晚,王伊同于梦中去世。历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一书中,称王伊同为“江阴才子,骈文典雅,同辈学人罕有其匹”。学贯中西、蜚声海外的王伊同,笃志好学,谦逊温雅,留下数不胜数的学术遗产,如灿烂星河。先生虽逝,但他的治学精神与赤子之心,依然如明灯,如火炬,指引我们前进。
(本文系中宣部课题“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之策略研究”(WEH3152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